文档介绍:脑梗死恢复期的康复评定与治疗康复评定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注意评定患者的意识状态。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康复专科评定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10〜14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评定具体内容如下:(1)综合评定推荐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2011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级推荐,A级证据)(2) 意识障碍的评定(3) 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标准化工具进行运动障碍(轻瘫/肌力、肌张力、单个手指运动、协调性)的评估可能是有用的(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lib级推荐;C级证据)。采用标准化工具进行上肢活动/功能评估可能是有用的(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lib级推荐;C级证据),如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部分或箱子和积木测验。釆用标准化工具进行平衡评估可能是有用的(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lib级推荐;C级证据)。采用标准化工具进行移动能力评估可能是有用的(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Ib级推荐;C级证据),如腿部运动障碍用Fugl-Meyer量表下肢运动5部分或步行速度;对于能行走的患者,利用10m步行测试评估步速有助于确定功能性步行能力。可考虑使用标准化调查问卷评估卒中幸存者对运动障碍、活动限制和参与性的感受(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Ib级推荐;C级证据)。可考虑使用科技产品(加速度计、脚步活动监测器、计步器)作为评估现实世界活动和参与性的客观方法(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lib级推荐;C级证据)。使用相同的标准化工具进行定期评估以记录康复的进展可能是有用的(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Ib级推荐;C级证据)。(4)感觉功能(包括深、浅感觉、视觉、听觉)的评定建议对所有脑卒中患者进行详细的感觉检查(2011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I级推荐);很可能有必要对卒中患者进行感觉障碍评估,包括触觉、视觉和听觉(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Ia级推荐;B级证据)。如果怀疑患者存在听力障碍,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进行听力测验是合理的(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Ia级推荐;C级证据)。(5)言语功能的评定建议由言语治疗师对存在交流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从听、说、读、写、复述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对语音和语义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2011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II级推荐,C级证据)。交流评估应包括访谈、对话、观察、标准化测试或非标准化项目;评估言语、语言、交流认知、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识别交流的优势和缺点;以及确定有用的代偿策略(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级推荐;B级证据)。当面对面评估不可能或不切实际时,远程康复是合理的(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la级推荐;A级证据)。④交流评估可以运用ICF框架来考虑个人的独特优先事项,包括生活质量(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lib级推荐;C级证据)。(6)吞咽功能的评定建议所有急性脑卒中患者经口进食、进水前均应完成吞咽功能筛查。应有经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言语治疗师、医师或护士)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筛查(2011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I级推荐)。推荐对急性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困难筛查,以发现吞咽困难或误吸,后者能导致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及其他并发症(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级推荐;B级证据);由言语一语言治疗师和其他经过培训的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吞咽困难筛查是合理的(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la级推荐;C级证据)。两周内应每天进行吞咽功能的监测,明确是否能快速恢复。饮水试验可以作为脑卒中患者判断误吸危险的筛选方法之一。但约有1/3至1/2的误吸患者为隐匿性误吸,需要进一步的仪器检查明确诊断(2011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II级推荐,B级证据)。对于那些怀疑存在误吸的患者,很可能有必要进行仪器评估核实是否存在误吸以及确定吞咽困难的生理原因以指导治疗计划(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Ia级推荐;B级证据)。建议筛查发现有误吸风险的患者,不应经口进食、进水,应进行进一步临床系统评价(2011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II级推荐,B级证据)。推荐在患者开始进食、饮水或口服药物前进行吞咽评估(2016AHA/ASA卒中康复指南I级推荐;B级证据)。吞咽造影检查(VFSS)与吞咽纤维内视镜检查(FEES)都是评估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在不同的医疗中心、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时,临床医生应该权衡利弊,谨慎选择(2011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II级推荐,B级证据)。具体仪器检查方法的选择(纤维内镜吞咽评估、电视透视检伴有感觉测试的纤维内镜吞咽评估)可根据可用性或其他因素考虑(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