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灾难扯不断的通信生命线.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灾难扯不断的通信生命线.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2/3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灾难扯不断的通信生命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1微波传输:危难时刻显峥嵘危难时刻,通信畅通至关重要,可是大量光缆、电缆被破坏,机房受损,很难尽快恢复;大批居民转移安置,又急需保障安置点对外的通信联络。面对诸多难题,以微波通信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手段让人们找到了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大量地区的通信得以迅速恢复,即使被余震反复破坏重建的设施也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修复。显然,面对突发事件,微波传输已经成为可靠的应急通信保障手段。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当日,爱立信派出工程维护人员配合四川移动开展救灾工作,在成都市公安局和都江堰市应急救灾指挥部分别采用微波技术以最短的时间开通了移动应急通信车,保证救灾指挥系统的通信畅通。相对于微波传输,虽然光缆拥有一些先天优势,但当出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光缆易损坏且修复时间长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例如2006年12月,、,造成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中国大陆至美国、欧洲等方向的通信线路大量中断,完全修复花费了一个月时间。微波传输由于是在两点间进行空中传输,受灾害影响的几率大大降低,而且在灾害发生之后的应急和重建过程中,微波产品在速度和成本上更具优势。一是架设时间短,只要1h就可以安装调试完毕;二是部署灵活,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布线方便,可以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安装,如果没有合适的建筑物,临时把微波端站挂在路灯杆上也可以工作。另外,在投资的规模和灵活性上也存在很大优势。针对灾民临时安置点,利用微波传输解决方案不但在成本上远远低于部署光缆,而且在安置点完成使命之后,临时架设的微波设备还可以轻松拆下,重复利用,有助于节省资源。2灵巧基站:救灾中凸显价值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爱立信RBS2111主远端基站系统由于体积小巧、重量轻、能耗低,两三个人短时间内就能搭建一个基站,因此被大量用于临时基站搭设。爱立信主远端基站的优势是选址容易,能够快速部署,由于削减了空调、机房、塔架等配套设施,不但轻巧了许多,能耗也大幅度下降。对于反感辐射的小区居民而言,去掉了空调系统且体积小巧的主远端基站外观上更容易让人接受。如果需要尽快增强某些地区的覆盖,如郊区一个体育场馆即将建成开放,利用主远端基站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覆盖体育场周边,为观众提供高质量服务。与使用传统宏蜂窝相比,使用主远端基站设备可以节省58780元人民币,配套设备和安装成本则可以节省14万元人民币,而且由于功耗低,如果按部署5000个主远端基站来计算,每年可以节省电费3200万元人民币。通信技术的进步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带宽、信号强度等指标,也应该综合考虑容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环保等因素。3智能管控:让尖峰时刻平稳度过当灾难突然降临,人们急于相互联络或者求援,会在第一时间对当地通信系统造成巨大冲击。为了应对这样的“尖峰时刻”,通信核心网络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健性和管控能力,以确保听到每一个求援的声音。核心处理器(CP)限呼是各厂商移动软交换系统的标准功能,爱立信的智能过载控制能将无法接通的呼叫终止于建立话务的最初阶段,将其对系统资源的占用降至最低,从而节省出更多的资源用于有效呼叫。地震发生后,四川全省的话务量骤增,省内各个交换局瞬间进入前所未有的高负荷状态,多处出现系统崩溃,而部署于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地运营商机房内的10套爱立信移动交换中心虽然连续6个多小时以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