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2/31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清正义与邪恶。2、探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作者对词语的妙用,从而了解作者语言特色。3、明确人物形象,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学****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句子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能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审视本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难点:重点语句的理解。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是我国文坛上一位璀璨的巨星写下的。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见了《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结识了《藤野先生》。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二、简介作者与解题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了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2、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2)《记念刘和珍君》,这里为什么是“记念”而不是“纪念”呢?其实这与当时鲁迅所处的时代有关,那时候白话文兴起不久,人们对字词的使用还没有很规范,注释⑧“那”字是一样的道理。任何文化、艺术都不是一下子就成熟、完美的,它们都经过粗糙的起始阶段,然后才慢慢的发展、完善,就像我们现在通用的白话文,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很多不规范,我们要懂得包容和理解。(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祺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4)君:是对人的尊称。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能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提示:作者不只是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5)有关时代背景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