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6
文档名称:

【课外读物类】西谛书话.pdf

格式:pdf   页数:2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课外读物类】西谛书话.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外读物类】西谛书话.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叶圣陶
能见到振铎的遗作重新编集出版,在
我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事,他遇难已经二十
三年了,其间又经过势将毁灭文化的十年
浩劫。可是让我给西谛书话作序,其实并
不适宜。对于旧书,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
了,没法把这部集子向读者作个简要的介
绍,而一篇合格的序文至少得做到这一点
才成。在老朋友中间,最后一位适宜作这
篇序文的是调孚,可惜他在一个月前也谢
世了!
振铎喜欢旧书,几乎成了癖好,用他
习惯的话来说,“喜欢得弗得了”。二十
年代中期,好些朋友都在上海商务印书馆
工作。振铎那时刚领会喝绍兴酒的滋味,
“喜欢得弗得了”,下班之后常常拉朋友
去四马路的酒店喝酒,被拉的总少不了伯
祥和我。四马路中段是旧书铺集中的地
方,振铎经过书铺门口,两条腿就不由自
主地踅了进去。伯祥倒无所谓,也跟进去
翻翻。我对旧书不感兴趣,心里就有些不
高兴:硬拉我来喝酒,却把我撇在书铺门
前。可是看他兴冲冲地捧着旧书出来,连
声说又找到了什么抄本什么刻本,“非常
之好”,“好得弗得了”,我受他那“弗
得了”的高兴的感染,也就跟着他高兴起
来。
喜欢逛旧书铺的朋友有好几位,他们
搜求的目标并不相同。伯祥不太讲究版
本,他找的是对研究文史有实用价值的
书。振铎讲究版本,好像跟一般藏书家又
不尽相同。他注重书版的款式和字体,尤
其注重图版——藏书家注重图版的较少,
振铎是其中突出的一位。就书的类别而
言,他的搜集注重戏曲和小说,凡是罕见
的,不管印本抄本,残的破的,他都当做
宝贝。宝贝当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往往
在书铺里翻了一通,结果一无所得。他稍
稍有些生气,喃喃地说:“可恶之极,一
本书也没有!”满架满柜的书,在他看来
都不成其为书。经朋友们说穿,他并不辩
解,只是不好意思地一笑而已。他的性格
总是像孩子那样直率,像孩子那样天真。
我跟振铎相识之后,在一块儿的日子
多,较长的分别只有两回。一回是大革命
之后,为了避开蒋介石屠杀革命人民的凶
焰,他去欧洲旅行。这部集子里有他在巴
黎的几段日记,可以见到他怎样孜孜不倦
地搜寻流落在海外的古籍。一回是抗日战
争时期,我去四川,他留在上海,八年间
书信来往极少,只听说他生活很困苦,还
是在大批收买旧书。胜利后回到上海,我
跟他又得常常见面,可是在那大变动的年
月里,许多事情够大家忙的,哪还有剪烛
西窗的闲情逸致。现在看了这部集子里的
求书日录,才知道他为抢救文化遗产,阻
止珍本外流,简直拼上了性命。当时在内
地的许多朋友都为他的安全担心,甚至责
怪他舍不得离开上海,哪知他在这个艰难
的时期,站到自己认为应该站的岗位上,
正在做这样一桩默默无闻而意义极其重大
的工作。
一九八一年六月九日
西谛书话
中国短篇小说集序
我们一讲起中国的短篇小说,便须对于“短篇小说”的意义先考察一下。
短篇小说有广狭两种意义。就广义言之,则凡一切古代至近代的短篇的
故事,都可谓之“短篇小说”。就狭义言之,则只有近代新发生的一种具有
特殊体裁的短篇文字,才可适用这个名称;凡一切古代的,非那种特殊体裁
的短篇作品,都不能算是“短篇小说”。美国的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爱伦坡
( )说:短篇小说是一篇用散文写的叙述文字,“我们读之、
只需半点至一点或两点钟的工夫的。”这个定义便是广义的。如中国唐代作
家所作的南柯太守传,霍小玉传等,以及京本通俗小说,剪灯新话,今古奇
观,聊斋志异等书中的全部故事,如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中无数的故事,如
意大利鲍卡西奥()所著的十日谈()
中的一百篇故事等等,都可在这个广义的定义之下,称之为“短篇小说”。
赫密尔顿( )在他的小说法程(
)里,也曾把短篇小说下了一个定义。他说:


见原书第一百七十七页
(译意:短篇小说的目的是要用最经济的手段,连结着最有力的文情,
以发生一个单纯的叙述文的感应的。)
这个定义便是狭义的。在这个定义里,有几点需要说明。第一,所谓“单
纯的叙述文感应”,盖指:短篇小说虽包含动作,人物,环境之要素,而常
重其一而轻其二;有时其目的在发生动作感应,有时其目的在发生人物感应,
有时其目的却在发生环境感应。作者及读者的注意力常都集中于一个要素
上。第二,所谓“最经济的手段”,盖指短篇小说应删尽一切繁文枝词,使
它的文辞节省至无可再节省的地位。两个人物在文中已足用,便不必再加进
第三个,一件事实已足用,便只须叙此一事。第三,所谓“连结着最有力的
文情”,盖指:短篇小说虽须以最经济的手段写之,却又不可因文辞太节省
之故而使它的感动力减低。如文中原写两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