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小组性质及活动简介1、小组性质:互动性社交小组2、活动形式:小团体室内活动3、活动对象:阅海养老中心60岁以上的能自理的老人4、活动次数:6次二、小组服务的目的和目标目的: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小组活动建立了一个自我展示、互相交往的平台,旨在帮助平时消极沉闷的老人,让他们通过小组成员在一起多聊天分享,增加他们的生活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小组内部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相互分享自己的感受,逐渐改变他们对人对事的漠然,提升他们各方面的热情。具体目标:(1)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升老人社交的能力;(2)鼓励老人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和成长。(3)使老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互助,建立支持网络;(4)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建立健康的社会交往网络;三、相关的理论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认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老年期(60岁以后)的发展任务是力求对一生的回顾有满意之感。这取决于终身的努力奋斗。反之,会悲观绝望,认为人生走错了路。因此老年期虽然处于最后一个时期,但仍然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时期。这一时期老年人的心态很不稳定,大多数都有消极的思想,面对生活也失去信心。而增加社会交往则可以使他们获得支持,通过参加小组,利用小组的影响,可以使组员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从而改变消极的心态。2、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人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需要这些。我们开展小组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使他们获得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相互学习,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提升社交能力。3、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型态,维持原有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而参加小组其实也是社交的一个方面,在小组中,组员可以在一个十分活跃的、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交流。通过相互认识、交流、信任的过程,帮助老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交支持网络。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以及活跃理论虽然三者所论述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有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光是年轻人需要社交活动,长者同样也需要。所以通过我们的小组活动可以满足长者的需要。四、活动具体流程第一节活动内容主题:让我认识你目的:(1)建立小组,工作人员与小组成员互相认识.(2)营造活跃、轻松的团体氛围.(3)让组员作自我介绍,初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具体流程安排:时间为60分钟个别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1)5分钟关爱楼9让工作人员与组员间互相认识。工作人员作自我介绍,致欢迎词。茶水、杯子、相机2)20分钟组员相互熟识,打破组员间的陌生感小游戏:丢绣球,报姓名。工作人员把花束或绣球就近给一个成员,拿到绣球的成员作简短自我介绍(姓名,爱好,特征等),然后任意丢给其中一个成员,依次类推来完成自我介绍。游戏过程中,主持人要注意提醒大家尽量把绣球丢给还没有介绍的成员,避免没接到绣球的成员产生被冷落的感觉。绣球(花束或其他可以代替的物品)3)10分钟让组员了解小组活动的目的、目标及内容。工作人员澄清小组活动目的、目标、内容。第二节活动内容活动主题:团结互助,建立友好的邻里关系活动地点:活动时间:参与人员:活动流程安排: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品10分钟回顾上一节活动内容,引出本次活动主题带领成员回顾上一节活动,简要说明本节内容,在开始本次活动之前再相互认识一下,每个人再向大家说一下自己的名字,巩固对彼此的记忆。PPT,轻松的音乐15分钟让大家体会当你需要帮助时,没有人帮助你,甚至都不理你时的感觉。希望大家能关心别人,希望他们通过游戏体会孤独无助的感觉。游戏:两名工作人员参加,将一样东西藏起来,每人限时三分钟。第一个人进屋来找时,大家都不理他,无论任何问题,都不要理她,第二人进来屋找时,大家都要给予热心帮助,可以告诉他藏的什么东西,藏在哪里,她问任何问题都要回答。任何一样东西10分钟对游戏总结,说出游戏给你带来的感受每位老人总结这个游戏给个人带来的心理感受,当周围的人都不理你不帮助你时,你的感受;当周围的人都热心帮助你时,你的感受又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