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填空题:1、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2、教学评价制度应具有(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3、教师必须在超前备课的基础上,提前(一周)时间写好教学设计。4、作业布置要着眼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开放)性和(选择)性。5、作业布置要限时限量,初中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小时。6、(备课)是教师准备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中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7、教师备课要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8、(作业)是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9、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和质量监控的作用。10、辅导包括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指导与帮助,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11、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12、期中和期末考试要以(诊断性)评价为主,评价要全面诊断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研究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等。13、《烟台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2012年版)》共有六大项,分别是(指导思想与目标、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教学研究与教改实验),70个条目,其中“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反思六部分。14、教学工作常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学工作的政策要求,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并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而制定的教学规范,是初中教学工作必须履行的最基本要求。15、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工作目标、重点推进的工作和具体保障措施。16、教学检查的必检项目包括开学初、期中、期末对教学工作计划及其过程实施情况的检查;期中、期末对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备课、课堂教学效果、批改作业的数量及质量、校本教研活动等常规工作的检查。17、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形式:学生问卷调查;学生作业本检查。要建立健全学生作业审批、公示、问责和监测机制。18、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文件规定;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19、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贯彻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20、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批判和反思,把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21、要确定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提出、研究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22、整个教学过程结束,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师德水准、专业水平、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并加以分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思考如何完善和提高。23、教改实验成果要从实验的难度、实验效度、可推广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