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概述 3一、 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 3二、 经济社会发展 3三、 自然资源 3四、 村庄建设现状 3四、村庄发展优势及现状存在问题 3第二章总则 4一、规划目的 4二、 规划编制依据 4三、 规戈U编制原贝【J 4第三章人口发展规模及规划年限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 一、建设规划布局二、建设用地指标 6第五章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710一、道路交通规划 7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三、 工程设施规划 10四、 环卫设施规划 11五、 环境保护规划 11第六章住房建设规划 11一、 人均住房规划指标 12二、 旧村住房改造规划 12三、 新村住房建设规划要求 13第七章绿化及风貌景观规划 14第八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4第九章村庄治理规划 14一、 建筑与庭院整治 15二、 设施建设与整治 15三、 村容村貌整治 16第十章村庄近期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9第十一章规划实施管理 17第一章概述一、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 村位于 ,东至 村、西至 村、南至 村、北至 村,区域总面积 万平方米。属 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日照为小时,年降雨量毫米。有河流经—村。二、经济社会 自然村有—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总户数 户,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 人。非农业人口 人、迁入人口人、迁出人口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劳动力人口 人,全村经济情况,农业人均纯收入 元。三、自然资源 村委会自然资源右 四、 村庄建设现状与人居环境 村现状对外交通设施有 至 ,路面是 路面,村庄内部道路 O 村现状建设用地 公顷,主要有 用地; 用地; 用地等等。五、 村庄发展优势及现状存在问题1、发展优势 2、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o第二章总则一、规划目的通过本次对—村今后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对村庄功能进行合理布局,提出 村整治方案和整治措施,科学预测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把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规划为龙头,以“三村”工程建设为载体,突出村容村貌整治,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科学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冃标。二、规划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4、 《 乡(镇)总体规划》。5、 《 行政村总体规划》。6、《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7、 《云南省村镇建设管理条例》。8、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及相关要求。9、 与本规划相关的国家、省、市颁布的其他规范,规定等。三、规划编制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历史轨迹和现实需求,沿续村民对村庄建设的认同感,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关系,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证规划的现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2、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按照当地的区位优势、地域特点和民风民俗,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编制规划。3、 坚持生态环保原则。合理用地,集约用地,注重村庄建设与环境保护,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积极倡导应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把村庄建设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4、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村庄规划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中、远期的实施方案和目标,并逐项分解落实。第三章人口发展规模及规划年限1、人口规模预测人口主要指规划区 自然村的常驻人口O采用公式Pg=P。(1+N)”+Pj计算其中:Pg---规划期末总人口;Po—-现状人口;N—-人口自然增长率;Pj机械增长人口;规划年限。按照 %。[依据基础资料收集近5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值]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行测算, 村到2015年人口有 人,到2030年达到 人。 村现人均综合用地为 平方米,综合各方面考虑,规划人均综合用地指标为 平方米。2、规划年限:根据《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结合乡(镇)总体规划, 村总体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一2030年。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一、 村庄规划布局规划旨在突出村特色,发挥村农业资源、环境资源和 (旅游丿优势,发展高效农业,改善村庄环境,并根据村庄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组织各类村庄建设用地。确定村庄的规划布局,划出各类发展用地,确定农副业、村民住房宅基地、自然村公共设施、对外交通、口然村主干道道路、入户路、活动场地、避险场地及绿化,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等等。二、 建设用地指标你据〈〈村镇规划标准》中的用地指标来进行控制] 村现状人均用地指标 平方米,规划用地指标为人均平方米。 村建设规划用地一览表规划用地名称规划用地面积(公顷)比例(%)人均用地面积(平方米)位置备注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教冇机构用地文体科技用地医疗保健用地商业金融用地集贸市场用地农业服务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