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投资本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那么,怎么样才能找到未来的好生意,现在的好价格,好公司的标准又要如何量化呢?(行业)的判断。成功的人和普通的人区别正在于此,能不能有领先于大宗的眼光,不论是长期十年亦或是短期几个月。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只要抓住未来经济(或行业)变化的脉搏,想不成功都难。下面展开说:巴菲特曾说过一句话“我年轻时就知道我将来一定富有,对此没有过丝毫的怀疑”,在投资上也一样,如果能预见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必在乎发展过程的曲折,如果能知道公司成长的必然性,无惧任何短期的下跌。做人和做股票都一样,我们喜欢最求确定性,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确定性越大往往也意味着超额收益越低,投资就是寻找一种动态平衡(最理想的是高确定性和高收益,比如黑天鹅事件导致股价大幅低估),也要注意到越是长期,不确定性越大。我认为对于未来发展的确定性(中国),从投资的角度可分4方面看:①长期看,当10年前高考人数不断刷新新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想到后面10年这些年轻人结婚后房价的节节高升。站在现在看未来十年,城市化高速10年已经过去了,伴随着大宗商品也开始退潮,钢筋水泥地产等传统蓝筹不会再是牛股诞生地(只有低估值机会),未来的机会属于消费和医疗的升级,因为老龄化是必然的,而衣食行也是必然的。如果不出现大的经济危机,那么消费继续升级也是必然。医药股、消费都有大机会,都有大牛股,这些牛股一点都不会比城市化代表的万科过去20年涨得少。参考美国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现在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这10年来的牛股,前20名中90%都是医药和消费股(可口可乐,保洁,牙膏,烟草等),生老病死、吃喝拉撒,无论你贫穷富裕,经济危机还是战争,何时、何地都一样逃不过。也只有医药和消费是可以跨越经济长河的,穿越牛熊的必备品种。②中期看,经济的转型,新兴产业的出现是必然的,新的领导人上台后改革也是必然的(例如能源改革、金融体系、环保事业都是必然要进行的,我也一直坚定看好天然气、电力股的改革)。这里也蕴含着这几年大行业的机会。能源改革我看好页岩气、天燃气等新型能源,关注一些配套企业,比如天然气储存LNG的富瑞特装、四川美丰(都已经走出一段牛市)、做管道的金洲管道,还有港股的中集安瑞科、昆仑能源等都走出大牛走势。另外电力改革是大势所趋,必然要发生的。看好国电、华电等大集团。当然,金融体系的改革、生产要素的转变后新兴产业会出现牛股,比如智能手机产业链、劳动力替代等部分股票已经是牛股了,未来几年(中期)还会不断出现这些牛股。③短期看,这几年确定性比较大的就是新生儿高峰,结婚高峰造就了地产高价,接下来就是生育高峰,仅仅从伊利股份就可以看出,虽然伊利经常遭遇黑天鹅,但是其业绩表现和市场走势是最好的证明,婴幼儿相关产业短期业绩会继续爆发(玩具、药品、食品等)。另外,短期的确定性还是主要看个股(重组、业绩拐点利好释放等),比如之前看好的解百,由于同行业竞争的重组是高度确定的,只是时间不确定,再比如基药目录的确定,公司产品涨价等都是短期的确定性,在从市场的角度看也是一样,公司解禁前或者是配售前放出利好,再比如股权激励调节业绩,短期股价有上升的动力这一点也是非常确定的(简单说就是拉高卖个好价或者事件驱动比谁买的早卖的早),要注意短期的确定性往往成就妖股,往往是博傻游戏,最后是比谁走得快,这很难把握。④科技进步的确定性(为什么单独说)。看好科技发展确定性的理由是只要人类不灭亡就会不断进化,人的一生都在不断追求梦想的生活,科技会一直不断进步,不断解放生产力。但由于科技日新月异,微观看公司分分钟都可能被淘汰,风险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科技行业不能简单地短期长期看确定性。不管是早些年的摩托、诺基亚、还是苹果,想要不断的创新非常困难,科技行业的微观公司周期性非常大。但宏观看,整个行业发展的确定性非常高,我认为投资科技股的核心要素是抓住时代的潮流,活在当下,做完这一波潮流,就要头也不回的离开,这一点和消费医药股的逻辑完全不同。比如,十年前是互联网崛起的时代,造就了微软、IMB、戴尔等牛股,、新浪、facebook等,这几年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走天下,未来全球科技一体化可以预见(google的智慧地球理念)、人工智能等都会大力发展,细分看也包括仿生技术、生物制药、纳米技术等不同领域的高速发展。——ROE、ROIC量化指标。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我先大致定义一下:一个能不断赚钱,有优秀的管理层,有优良的企业文化基因,能够给股东带来长期稳定回报的公司。排除掉管理层、企业文化、商誉等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我们判断好公司的标准要如何量化?还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关于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