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姓名贾小娟学员单位大同镇第二初级中学观察时间段两课时观察对象八年级1班老师授课内容《蜡烛》观察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同学们,你们应该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由蜡烛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它们各有什么寓意?导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心灵扬帆起航,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课前做好预习,让学生收集有关蜡烛的诗句、歌曲等相关资料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想想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说说文中最令人感动的情境。,思考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了几处?蜡烛在文中有何深意?文章除了对蜡烛的反复描写外,还对哪些内容反复描写?目的是什么?问题的设置重难点突出,适合学生学情,对于问题的解决时间较紧,尤其是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多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没有合作交流。胆子小,放不开。第1个问题学生掌握较好,积极回答,概括能力较强。第2个问题中对于第一问都没有问题,蜡烛有何深意?目的是什么,只有极个别学生能表述,但表述不完整,甚至偏离问题本意。课堂秩序好但缺少活跃的气氛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形成在学习和生活中合作互助的习惯,这样学习上互补,学生性格上也会起到互补的作用,尤其是不爱表达的学生,让活跃的学生去带动它。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其中那些片段令你感动?为大家朗读,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梳理一节课的知识并巩固,有了同桌间的交流,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表现较好,较活跃。多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形成习惯,课堂气氛也会相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