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
章倩
学员单位
灵武市回民中学
观察时间段
2013年11月10日至11日
观察对象
学生
授课内容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多媒体播放音乐《好汉歌》。这首歌,描绘了一幅侠肝义胆、豪气冲天的英雄形象,“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梁山好汉鲁达是如何路见不平而出手的?那就请随我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通过问题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力求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新颖。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根据本课教材篇幅长,难度大的特点需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按照小说特点(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尤其是对课文前半部分(1
1、预习课文,结合课文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鲁达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3、采用朗读、批注、讨论、质疑、动画展示、课堂练习、拓展阅读等方法分析人物性格,挖掘文章主题。
 本部分学生的创造性表达不理想。在有创造性的复述故事情节和介绍鲁提辖的环节中,学生的表达不尽如人意,而我又缺乏引导和示范。
——9段)在检查时要祥于“前因”,将前半部分的内容理清;略于“后果”,因后半部分还要深入学习。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言为心声。鲁达一出场,回答酒保的几句言语“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这厮,只顾来聒噪”,便显出其豪爽、直率而又有些粗鲁的性格。而当他问清了金氏父女啼哭的缘由,不能忍受,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其嫉恶如仇、火暴刚烈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平息了怒火后,鲁达不但慷慨解囊,而且借银相助,可见其爱憎分明,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的性格特征。他
  一、 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认识了鲁提辖的豪爽侠义,思想情感得到了熏陶。这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 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分组讨论、或独立思考、或交流看法,教师决不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独立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符合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规律。
一、学生的分组讨论组织的不好。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没有讨论小组长,个别学生的讨论漫无天际。
二、朗读训练不够。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在朗读中积累、感悟语言。本堂课我仅指导学生匆匆地朗读了“三打郑屠”那几自然段。
“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并对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一个“摸”字倾其所有,犹感不足,并且借银相助,而一个“借”字表明他是豁达之极。在这里,作者又以李忠作反衬,更显提辖豪爽之气。这一部分,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将鲁达那种深埋心底的重义轻财的豪迈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 学习目标的提出,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步骤的确定,都由师生共同商定。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