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双向板的弹性和塑性计算.doc

格式:doc   大小:53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向板的弹性和塑性计算.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2/23 文件大小:5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向板的弹性和塑性计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和方法通过本设计对所学课程内容加深理解,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点、设计方法和一定的计算、设计能力,使我们掌握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用图纸和设计计算书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根据某多层建筑平面图,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并考虑支承结构的合理性确定支承梁的结构布置方案。确定板的厚度和支承梁的截面尺寸及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按照塑性计算方法和弹性理论计算方法进行板、支承梁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2、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lx=,ly=。内外墙厚度均为300mm,设计时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要求完成该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楼盖的设计,。(2)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3)荷载:永久荷载主要为板、面层以及粉刷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水泥砂浆容重20kN/m3,石灰砂浆容重17kN/m3,楼面均布活荷载q=4kN/m,分项系数Rg=,分项系数Rq=。(4)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采用HRB335钢筋,fy=300N/mm2。3、设计内容(1)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确定板厚度,对板进行编号,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2)双向板设计:1)按弹性理论进行板的设计以及绘制板的配筋图。2)按塑性理论进行板的设计以及绘制板的配筋图。(3)支承梁的设计。4、设计任务(1)设计书一份,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书、设计施工图、参考文献、设计心得、成绩评定表。(2)图纸。1)结构平面布置图2)板的配筋图3)支承梁的配筋图5、设计要求施工图要求做到布图合理,图面整洁,按比例作图并符合“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关于线型、符号、图例等各项规定;图中书写字体一律采用仿宋体;同一张施工图中各截面编号及钢筋编号均不得重复。二、设计计算书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双向板肋梁盖由板和支撑梁构成。双向板肋梁楼盖中,双向板区格一般以3~5m为宜。支撑梁短边的跨度为lx=3300mm,支撑梁长边的跨度为ly=6600mm。,。板厚的确定:连续双向板的厚度一般大于或等于l/50=3300/50=66mm,且双向板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故取板厚为90mm。支撑梁截面尺寸:根据经验,支撑梁的截面高度h=l/14~l/8,长跨梁截面高度h=(3900/14~3900/8)=~,故取h=300mm;长跨梁截面宽b=h/3~h/2=(300/3~300/2)=100~150mm,故取b=150mm。短跨梁截面高h=(3300/14~3300/8)mm=~,故取h=400mm;短跨梁截面宽b=h/3~h/2=(400/3~400/2)=~200mm,故取b=200mm。荷载设计值由于活荷载标准值q=4kN/m,则取rQ=。×25kN/m3=;20mm原水泥砂浆面层:×20kN/m3=;15mm原石灰砂浆抹底:×17kN/m3=;恒荷载标准值:gk=++=;活荷载标准值:qk=4kN/m;g+q/2=×+×;q/2=×;g+q=×+×=;按弹性理论设计板此法假定支撑梁不产生竖向位移且不受扭,并且要求同一方向相邻跨度比值lmin/lmax≥,以防误差过大。当求各区格跨中最大弯矩时,活荷载应按棋盘式布置,它能够简化为当内支座固支时g+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当内支座铰支时±q/2作用下的弯矩之和。所有区格板按其位置与尺寸分为A、B、C、D四类,计算弯矩时,考虑混凝土的泊松比u=(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弯矩系数可查《混凝土结构设计》附表2。g+qgg+qgg+qgg+qgg+qgg+qgg+qgg+q=g+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q/2-q/2q/2-q/2q/2-q/2q/2-q/2q/2-q/2q/2-q/2q/2-q/2q/2A区格板计算。1)计算跨度。中间跨:lx=≈=×()=ly=≈=×()=lx/ly=2)跨中弯矩。A区格板是中间部位区格板,在g+q/2作用下,按四边固定板计算;在q/2作用下按四边简支计算。:lx/lymxmymx'my'----Mxu=Mx1u+Mx2u =(mx1+)(g+q/2)lx2+(mx2+)(q/2)lx2=(+×)××+(+×)××=·m/mMyu=My1u+My2u =(my1+)(g+q/2)lx2+(my2+)(q/2)lx2=(+×)××+(+×)××=·m/m3)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