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内皮保护剂治疗川崎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皮保护剂治疗川崎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pdf

上传人:小泥巴 2014/3/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皮保护剂治疗川崎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内皮保护剂治疗川崎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研究生姓名豆吉娟
指导教师姓名吕海涛
专业名称儿科学
研究方向小儿心血管
论文提交日期 2013 年 3 月
内皮保护剂治疗川崎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中文摘要

内皮保护剂治疗川崎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异种动物蛋白诱导川崎病兔模型的制作及评价
目的:
探讨通过耳缘静脉重复注射异种动物蛋白诱导幼兔产生冠状动脉炎,验证其与川
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似性,为研究川崎病提供实验模型。
方法:
20 只 4-6 周龄的日本大耳幼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 10%牛
血清白蛋白和生理盐水,第 1 天、第 14 天各重复注射一次。在首次注射后的第六周,
两组幼兔分别行冠脉造影,并在造影结束后一小时之内显微镜下分离冠状动脉行组织
病理学检测和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并留取肝脏、肾脏、肺脏及脾脏行组织病理学检
查。
结果:
(1) 冠脉造影:仅模型组发现 3 只兔的冠状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或狭窄
(3/10);(2) 组织病理学:模型组所有幼兔冠状动脉均出现内皮增厚、炎性细胞浸
润,不连续的冠脉内皮;肺组织、肾脏组织呈现肉芽肿样改变主要由单核细胞组成,
且肺组织病变部位小血管腔几乎完全被阻塞,部分肺泡塌陷,肺泡水肿不明显;肝脏
组织出现点状坏死,单核细胞聚集;(3) 透射电镜结果:模型组兔冠状动脉部分内弹
力膜断裂,内皮不连续,伴有内皮细胞脱落和中层平滑肌细胞肿胀变性。
结论:
本研究证实牛血清白蛋白诱导产生的兔免疫性冠状动脉炎,类似川崎病冠状动脉
炎改变,可作为模拟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实验模型。
关键词:川崎病;兔模型;异种抗原
I
中文摘要内皮保护剂治疗川崎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二部分:辛伐他汀治疗川崎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内皮细胞保护剂尚未作为川崎病的常规治疗手段,本研究拟在川崎病幼兔模型
上,给予内皮保护剂辛伐他汀干预后,观察其对川崎病的发病、病理改变及对内皮功
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机制,从而为从内皮细胞保护的角度防治川崎病提供初步的
实验依据。
方法:
:将 30 只日本大耳幼兔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对照组
三组。模型组及辛伐他汀干预组均予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10%,3ml/kg),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3ml/kg),第 1 天、第 14 天各重复注射一次。辛伐他汀干预
组于第 2 次注射后连续三周每天予辛伐他汀干预(5mg/)灌胃;三组分别于第 2
次注射后第 7、14、21 天(即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采血一次。
:
(1)评价建模成功的方法:①组织病理学检测各组幼兔的心肌及冠脉组织改变
情况;②各组幼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2)ELISA 法检测血浆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表达;
(3)流式细胞仪计数法测定各组幼兔血浆内皮微颗粒(CD62E+EMPs、CD105+
EMPs、CD144+/CD42b-EMPs)的表达水平;
结果:
1. 组织病理学结果:模型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浸润。模
型组可见血管内膜局部明显增厚,冠脉内皮不连续;而辛伐他汀干预组幼兔冠状动脉
炎性细胞浸润较轻,内膜增厚不明显;对照组冠脉内皮光滑连续。
2. eNOS 水平:辛伐他汀干预组 eNOS 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干预组 eNOS 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3. 辛伐他汀干预组 KD 幼兔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血浆 EMPs 表达水平与
模型组和对照组的比较:
II
内皮保护剂治疗川崎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中文摘要
(1) 辛伐他汀干预组及模型组三种表型的 EMPs 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辛伐他汀干预组与模型组进行比较:① CD62E+EMPs、CD105+EMPs 水
平比较:辛伐他汀干预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差异有显著的统
计学意义;② CD144+/CD42b-EMPs:急性期辛伐他汀干预组表达低于模
型组(P=)P<,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亚急性期(P=)
恢复期(P=)辛伐他汀干预组 EMPs 表达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4. 模型组幼兔血浆 EMPs 表达水平:
(1) CD62E+EMPs:急性期明显高于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