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金色花》教学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色花》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1651012**** 2020/2/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色花》教学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匿笑、祷告、嗅、摩、衍等字词,积累语言。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情感。3、能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情感,并以深情并茂的语言表达。4、能挖掘诗歌的意蕴美。过程与方法:朗读与体会始终贯穿教学的始终,采用合作、探究、表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诗歌教学,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培养其对长辈的爱心、孝心,并自觉转化为学****的动力。教学重点:1、指导关键句的朗读,并体会其情感。2、挖掘关键句深层次的含义,体会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教学难点:1、如何将课本中的情感自然过渡到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体会宝贵的亲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以舒缓深沉的语气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在2005年6月的《语文新闻》上刊载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所破旧的山村小学,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昏黄的灯光下,批改着学生的作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愿望》。孩子们的愿望很多,也很美好:有的说长大了要当警察,有的说要当老师,有的说要当大老板……突然,一行字闯入了老师的视线:“我的愿望是当一条狗。”老师又惊奇又好笑,接着往下看:“我的爸爸不幸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山村的夜很黑,听人家说黑夜里有鬼。我很怕鬼,妈妈也怕,只有爸爸不怕,可是爸爸已经不在了。还听人们说,家里有狗,鬼就不会来了,可我家连狗也没有。我多想变成一条狗,夜夜守在妈妈的门口,那样妈妈就不再害怕了。”读到这里,老师的眼睛湿润了。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讲述的也是有关于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故事。二、了解作者及金色花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吉檀伽利》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二是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2、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嗅(xiù)罗摩衍那(mó,yǎn)匿笑(nì)祷告(dǎo)沐浴(mùyù)花瓣(bàn)3、请思考:“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早上,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中午,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晚上,母亲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4、想一想:(1)这首诗表达了母子之间什么样的感情?(母子情深:妈妈关爱孩子,孩子热爱妈妈。)(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顽皮、天真、热爱母亲)和一个怎样的母亲(善良、慈爱、关爱孩子)?四、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1、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人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你同意吗?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是不是舒缓、温馨、深情的。2、听了,我们醉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