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女权文学评论演变研究文学评论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女权文学评论演变研究文学评论论文.doc

上传人:hnet653 2016/2/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女权文学评论演变研究文学评论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女权文学评论演变研究文学评论论文女性的历史虽不甚明晰却也源远流长,女权主义评论及文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代最伟大的抒情女诗人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莎孚(Sappho)。美国第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安·布莱德斯崔特(AnnBradstreet)则出生于1612年。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之一,艾米丽·迪金森(EmilyDickinson)的威望一直不可动摇。第一部重要的女权主义者评论作品由出生于1364年的克里斯蒂娜·德·皮桑(ChristinedePisan)创作。她是“女性的争辩”中一位活跃的女性代言人,该作品批评了杰汉·德·默恩(JehandeMeun)在其作品《玫瑰奇遇记》中对女性天性的刻画。现在,如果在文学作品前冠以“女性”二字,则很自然地使人认为该作者着眼于人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关注生活的情感方面及受可以感知的精神领域驱动的道德动力的影响。当然,所谓“女性”作品,不论是由女性还是男性创作,叙述方式是灵活的(读者自己可以得出关于小说特征的结论),往往展示一种新的文学结构或语体风格。把“女性”和“女权主义者”区分开十分重要“,女权主义者”暗示了一种政治态度:深信“对女性传统的定义不准确”并且“女性因为性别的缘故而遭受不公正待遇”。(Agate,1978,282)女权主义者的文学评论具有指导性,因为它尝试建立新文学标准。通过这种标准能尽可能地摆脱那些因阶级、种族或性别的差异所形成的扭曲了的个人形象。一、女权主义者评论的兴起及目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及后来持续不断的女权运动,都不懈地尝试为妇女在社会和法律方面建立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可以说,现在的女权主义者评论浪潮是因1970年凯特·米利特(KateMillett)的力作《性别政治》引发的。同年,一个由28,000多位文学和现代语言学教授组成的专业组织现代语言协会举行了第一次研讨会,题目就是“女权主义文学和女性的觉醒”。1968年,玛丽·艾尔曼(MaryEllmann)出版了《关于女人的思考》一书。书中旁引博征,提出消除“男权评论”,其观点认为如果作品的作者是女性,或其主旨,结构或风格上带有“女性”的特征,那么它就自然而然地被男性评论家划归到低等作品。因此,随后兴起的女权评论浪潮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消除“男性评论”。约瑟芬·多诺万(JosephineDonovan)在一篇题为《重要修正》的文章中指出,女权评论家“对文学和社会结构提出批评,因为这种文学和社会结构中的女性形象在过去和现在都有背现实”。女权评论家在否定文学评论中可能出现的“男性化”客观标准的同时,“对任何学者都没有思想偏见和价值倾向的假定提出质疑,认识到自己的偏见至少应该能够客观、忠实地进行评论”。多诺万(Donovan)总结:“······女权评论家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对女性认识或观点的理解,她们必须明确提出与女性的智力和阅历相一致,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相应发展变化的判断标准。”(Josephine,1975,,77)可以说女权评论具有四项具体任务:鉴定那些绝版的、被忽略或被误解的女性作品;分析现存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审查并重新解释针对女性作家作品的评论;创作一种具有丰富想象和评论性的新文体。这种文体应该建立在人人平等的人性思想之上,这也是女权主义思想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对已故或被低估其价值的作家的重新评价已取得很大成功,引人注意的例子是凯特·肖邦(KateChopin)所著的《觉醒》。评论家们曾以“地方主义者”之名将这位作家排除文学界,因为《觉醒》剖析了一位已婚女性对生活束缚的反抗。这本书在1989年一问世便遭到了评论家的谴责。肖邦被圣路易斯艺术俱乐部逐出门外,因为他们认为她的小说“不道德”。尽管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它还是从文学史上销声匿迹了。然而今天,许多对这本书予以肯定的文章纷纷发表,包括普里希拉·艾伦(PriscillaAllen)的《肖邦“觉醒”之遭遇》。近来关注被忽略的作家的作品的主要评论有苏珊·弗里德曼(EvelynThomas)著的《谁埋葬了H·D?》、《康斯坦斯·芬妮摩·乌尔森(ConstanceFenimoreWoolson):弗罗里达的第一位小说家》和蒂莉·奥尔森(TillieOlsen)为女权主义者出版社1972年再版的丽贝·卡哈丁·戴维斯(aHardingDavis)的作品《铁皮屋里的生活》(1861年首次发表于《大西洋月刊》)所作的后序。为了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出现于男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人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分析发现了许多固定形象,如纯洁处女和放荡的娼妓;母亲(天使或恶魔);温顺的妻子;跋扈的老婆;泼妇;荡妇;男人的猎物,性目标;老处女;女学究;不能生育的女人。(ArlynLee,1977,)一位批评家诙谐地问“:如果巴闭(Bartleby)是个女人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