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爱因斯坦与艺术第1、2段:6岁,学小提琴;(艺术)13岁,爱上莫扎特;还爱上了几何学和康德哲学;(科学、哲学)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的一句话写起,有什么好处?爱因斯坦的自述回顾自己从小对音乐的爱好,这与文章论述的内容紧密相关,从而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居然还十分倾心音乐艺术。这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作了铺垫。如何理解“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这是用暗喻的修辞手法,表明是科学、艺术、哲学满足了爱因斯坦的一生的精神需要,赋予他生命的全部意义,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读完第二部分后再来整合信息)第3段(题二)相对于爱因斯坦在科学方面的成就,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作者为什么对人们较少提到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这一点感到遗憾?有两重意义:(见第4段末尾)第4段爱因斯坦艺术领域内特别推崇酷爱哪些艺术形式?具体有哪些表现?第二部分5-16段他,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5)他,几乎每天都要拉小提琴(6),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7)他,还能弹一手好钢琴,与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7)音乐:文学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肖伯纳(8)他,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8)他,认为“陀思妥也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8)他,极力推崇文学艺术(12)他,与卡夫卡产生强烈共鸣(12)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哪些相通之处?(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什么酷爱艺术的原因)科学的美与艺术的美是相通的。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缺的;反之亦然(7)艺术与科学都具有永久的魅力,因为它们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11)科学与艺术是相互补充的,能满足我们的理性追求和感情渴望(13)艺术与科学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15)科学与艺术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艺术的想象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的想象力(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