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争渡怎渡.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争渡怎渡.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20/3/6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争渡怎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争渡?怎渡!关键词:《如梦令》争渡怎渡李清照摘要: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一句中“争”作何解?一为作者不由发出“怎么渡呀”的呼声,“争”解释为“怎么”,还有人认为“争”该解释为“争抢,争夺”。这个“争”到底应怎样解释?主要内容: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1小学语文12册课本中选用了她的一首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教学这首词时,我遇到了一个疑问,就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作何解?翻开教参,没有具体的解释,百度搜索后,出现了两种解释:一为在抢着划船,这个时候把一滩欧鹭给惊起来了。一为作者不由发出“怎么渡呀”的呼声;一滩鸥鹭被惊起。“争”该解释为“争抢,争夺”,还是解释成“怎么”呢?考虑再三,我认为把“争”字解释为“竞争”、“抢先”是不大符合原词的意思。因为天气已晚,又在藕花深处,同别人赛船是不大可能的;如果解释为“快划”,这虽然和上下文可以连贯起来,但实际上船入藕丛,障碍很多,是快不起来的。翻开词典,“争”有以下几种解释: (1)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2)力求实现:~取。~气。~胜。(3)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4)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再看看教材,我认为,把“争”解释为“怎”比较合适。在历史长河中,汉语的意思在不知不觉地变化着,例如古人的“妻子”应该解释为“妻子和儿女”,而今天则是男人的配偶;杜甫的“涕泪满衣裳”中的“涕泪”是指眼泪,现在则指眼泪、鼻涕。在古时候,“争”是既可以当“奋勇争先”的“争”讲,也可以当成“怎么”的“怎”用的,因为那时它们的读音是相同的。张相在《诗词曲语词汇释》解释“争”字条时说:“自来谓宋人用‘怎’字,唐人只有‘争’字。”在唐诗中“争”作“怎”的就有很多,如:“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白居易《题峡中石上》)“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柳》)”。到了宋朝,把“争”当“怎”用的更是比比皆是。如北宋诗人林逋,他曾写了一首《相思令》中有这么一句“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在这句中的“争”,就应理解为“怎”。柳永《采莲令》中“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八声甘州》中“……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中的“争”都是作“怎”用的。梁庾丹《夜梦还家》:“离人不相见,争忍对春光?“也是作“怎”解释。因此,《如梦令》中的“争渡”解释为“怎渡”完全是有据可循的。而且,就李清照的身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