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别离贬谪诗.ppt

格式:ppt   大小:202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别离贬谪诗.ppt

上传人:xunlai783 2020/3/8 文件大小:2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别离贬谪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秋、傍晚、月夜、夕阳、日暮、长亭、谢亭、劳劳亭、灞陵亭、渡口、古道、南浦、杨柳、酒、骊歌(离别时唱的歌)、阳关三叠(阳关曲、渭城曲)(惜别之情)、劳歌、离歌、芳草、瘦马、晚风、笛声、: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对比衬托、虚实结合、(1)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如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如李白《赠汪伦》(3)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如高适《别董大》(4)表达自己的志向。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练****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色彩不协调,你如何看待?答:1、本诗借劳歌、秋景、日暮、醉酒、风雨、西楼等意象来抒发作者的离别之愁。2、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乍看不协调,实际上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离别的难堪。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王诗全诗四句都有写景,一二句和三四句写景有何不同?2、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离别之情的异同。答:1、前两句写眼前实景,后两句写分别后想象的虚景。2、两诗都有离别的惆怅伤感,但高诗中离别之情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乐观豁达的色彩。贬谪诗综观中国历史,文人与政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春秋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到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入世思想,再到根深蒂固的“修齐治平”的观念。可见,中国文人的政治情怀有着悠久的历史心理积淀。大多数文人都曾在政坛上活跃过,更不可忽视的是,其中大部分人出现政治窘境:或性格刚直,直言谏君;或缔结党派,互相排挤;或期望过高,时事不容……于是,贬谪流放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体现在贬谪诗人作品中的悲剧感主要是对人生遭遇的感慨和自我生命的悲叹,是在对命运的观照、把握和感怀中形成的深沉的悲伤和孤愤。当生命被放逐到家园以外的遥远地方,当年华被消磨在被抛弃的时光中,时空的错杂更加深了他们对命运的悲痛之感。内容情感1、流露遭贬后的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抒发被贬的委屈不平、牢骚不满,乃至忠而被贬的愤慨之情。2、思念故园亲友(对京城的思念,其实是对往昔美好生活及亲友的想念,包含对政治理想甚或权力的依恋与追求)。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3、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4、任凭风雨、旷达乐观的态度。5、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自我解脱。6、愈挫愈勇,相信能东山再起的自信。如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出长安时所作)”7、羁旅行役之苦,英雄失路之悲。(“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8、坚贞自守之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