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教案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欢快、活泼地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美好心愿。2、了解环保知识,热爱树木,热爱绿色。知识与技能: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欣赏画面、演唱、撕树贴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材分析:歌曲C大调,4/4拍,一段体结构。前两小节是主和弦五音开始三度下行跳进,加上八分休止符的运用,使音乐显得轻快、活泼。第三、四小节节奏舒展,旋律上扬,给人以开阔、舒畅之感。第五、六、七小节形成从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的转换,音乐显得错落有致。第八小节旋律从高音2快速地级进下行,第九小节稳稳地在主和弦上站住。整首歌曲旋律明快、清新、跳跃、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时的愉快心情和崇高的理想。教学设计:本课从感性入手,通过听《苗岭的早晨》和看环境破坏的画面给学生的感官造成强烈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懂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教学中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巧妙的设置了发声训练和音乐知识学习的环节,改变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结合。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采用分层次的诱导教学法,有效地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设计了撕树贴画的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从心中树立“热爱地球,保护家园,植树造林”的决心。教学重难点:1、体会少先队员植树造林过程中的愉快心情,并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歌曲中有连音线的歌词的演唱。教学准备:1、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2、       城市、乡村、田野背景图3、学生每人一张绿色蜡光纸教学过程:一、        创境激情,导入新课。1、欣赏《苗岭的早晨》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播放音乐)2、优美的音乐把我们带到绿色的世界里,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愉快的心情吧?(屏幕出示歌谱)2453**********我们来到绿色世界里。3、跟着老师唱两遍,比较一下,加了连音线和没加连音线的歌词演唱有什么不同?4、姿势端正,面带微笑,用优美的歌声再来演唱一遍。5、欣赏环境遭破坏的画面(屏幕出示画面)师:看到这些画面,你又有什么感受?6、学生谈感受。7、师:是啊,人人都向往绿色的家园,但是看看现实吧!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植被被破坏,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了,怎么办呢?哪些方法可以改善环境?8、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9、师: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看出大家都知道环保绿化的重要性,但是老师认为环保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我要告诉大家,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绿化,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植树造林这项活动中来,听,是谁也来植树了?〔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音乐、绿色家园的画面和悲伤的音乐、树木植被遭破坏的画面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反差,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巧妙的导入新课。同时将发声训练巧妙的穿插其中,即进行了发声练习,达到了训练效果,又解决了本课的难点,使学生在唱一唱中懂得了连音线的作用及唱法。〕二、层层深入,歌曲表现:1、屏幕出示歌谱,播放歌曲范唱。2、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