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系统加强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意见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观察能力,扩大幼儿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我县公民道德教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按照《安徽省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测评体系》要求,在全镇中小学建设“道德讲堂”。具体实施意见如下: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材料,又锻炼了学生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效果。一、指导思想教师范读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深入学习贯彻党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传播师生道德故事,推动高尚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浓厚氛围,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思想道德支撑。二、目标任务(一)形成“好人好报”社会共识。大力宣讲道德模范人物优秀事迹与崇高品质,在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切实给予道德模范人物帮助扶持,努力形成“好人好报”社会共识。(二)满足“以文化人”精神需求。让师生在面对面交流中净化心灵、崇尚文明,用文化力量进行潜移默化道德影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日益增长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各方面。(三)推动“知行合一”道德实践。把促进转化作为建设“道德讲堂”首要目,将先进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四)营造“崇德尚善”浓厚氛围。把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教育引导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使师生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设参与者与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三、基本原则一是贴近实际。要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宣讲思想性、指导性与可接受性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使道德讲堂办出特色、办出风格。二是贴近生活。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典型事例,使道德讲堂建设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研究道德讲堂特点与受众需求变化,创新模式,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三是贴近师生。要重视师生在道德讲堂建设中主体地位,把握师生脉搏,反映师生需求,多联系师生身边事例,多反映师生切身感受,多用师生语言与师生喜闻乐见形式,使“道德讲堂”真正成为师生自己讲堂。四、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道德讲堂”建设,经研究决定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宣洪杰副组长:张登峰谢跃张启虎马思远王勇夏磊磊成员:中心校全体成员、各中小学校长五、主要内容一是社会公德建设。以讲究文明礼仪、营造良好公共秩序为重点,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社会公德。二是职业道德建设。以规范职业行为、培养诚信观念为重点,大力宣扬与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大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三是家庭美德建设。以构建与谐、树立文明家风为重点,大力宣扬与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与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家庭美德。四是个人品德建设。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为重点,大力宣扬与倡导以爱国明礼、自立自强、公道正派、勇于担当、团结互助为主要内容个人品德。五是传承雷锋与时代楷模精神。以雷锋事迹、道德模范与中国好人等时代楷模事迹为重点,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宣讲利辛道德故事,广泛学习镇道德模范,宣传利辛教育身边好人与时代楷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高尚品德。六、主要形式听:以培训报告、巡回讲演等形式,听凡人道德故事,悟模范优秀品质。看:以演绎展示、学习发现等形式,把典型事迹与品质形象化、具体化,使之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讲:以自我推荐、自我宣讲等形式,讲师生自己与身边道德故事,展示道德智慧,传播道德力量。议:以辩论讨论、总结点评等形式,评议身边好人故事,挖掘精神实质,不断升华自身道德境界。选:以师生评选、菜单式宣讲等形式,由师生评选先进人物;师生选择每一次宣讲人物、主题与时间等。行:以实践转化、提升素质为目标,引导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