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doc

格式:doc   大小:12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doc

上传人:386259182 2020/3/18 文件大小:1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重点专业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高【2011】9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建设特色业,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保持我系矿物加工技术专业可持专续发展,根据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本着客观性、规范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原则,制定本发展规划。一、专业概况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办于1999年3月,现在校生378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有专业现有教师7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具助教3人;平均年龄40岁;具有“双师”职称的教师7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00%。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已拥有一支素质较高、梯队结构基本合理、有一定教学科研水平并与我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基本适应的师资队伍,精品课建设,科研项目在我系各专业中名列前茅,为我系各学科的发展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为深化专业建设,实行“双证书”、“多证书”教育,效果较好。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专业发展受到师资不够,实训条件欠缺的制约。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职业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改革,适应制造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强化特色意识、创新意识,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职业综合素质高,技术应用能力强制造专业人才。三、目标与思路(一)人才培养规格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面向机械制造行业,将职业目标定位具有从事使用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维修、技术分析、管理等工作各个环节,每一环节均对应了相应的岗位群,职业目标定位于每一岗位群中要求具有2-5个职位。本专业的岗位群有:机械零件设计岗位群,主要完成机械零件的制图与识图,机械零件的设计及设计软件的应用;机械零件制造岗位群,本岗位群是核心岗位群,利用手动工具及机床完成对零件的加工及对工艺文件的编制,还包括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对技术软件的使用;机械设备维修岗位群,此岗位群包括设备的维修与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1)扎实的工程识图与绘图能力(2)中等复杂零件的设计能力(3)中等复杂零件的制造加工能力(4)常见机械设备故障检测、维修能力(5)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6)钳工、车工等工种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水平考试、实践动手能力。(7)CAD/CAM综合应用能力(8)一定自学、工具应用、技术文件写作表达能力、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1)普通高校专科毕业证书(2)计算机能力要求获取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证书(3)外语能力要求达到学校职业英语能力标准(4)获取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当)之一职业资格证书序号职业资格名称颁证单位等级备注1《AutoCAD》证书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相当中级2钳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中、高级3车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中级4数控工艺员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相当中级5CAD/CAM应用工程师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相当中级(二)专业规模专业办学规模规划表年        度2012年2013年2014年办学规模(人) 200 230260  (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校企合作,专业融入产业。与合作企业共建、共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合作单位的产品引入校内实训教学中,学生实训按照企业产品图纸、技术工艺文件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实训成为企业生产链的一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横向联系,面向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将教师的科研项目、技术攻关项目、新工艺应用项目等引入实训中,大力加强具有真实工程背景性的实训。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有机结合与互补,建立健全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考核评价体系,为顶岗实习合格的学生发放工作经历证书。以生产性教学工厂为依托,全面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生产性实习比例。充分利用个生产性教学工厂、9个校外实训基地等优越条件,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生产性实训占实践课时80%以上。生产性教学工厂可同时接纳100名学生直接参与新产品的开发、零部件加工、整机装配与调试等生产活动;9个校外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200名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工厂进行真实工作环境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实训实习期间,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将工学结合紧密的课程带到工厂,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制订训练课程内容和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授课效率。同时,将毕业设计课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