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导管相关性血型感染.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导管相关性血型感染.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导管相关性血型感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一、概念: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二、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①、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②、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理化因素所致③、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体温>38度,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2、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3、诊断现状像血栓性静脉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血栓一样,CRBSI大多数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延迟出现的。三、影响因素1、皮肤来源约有50%的CRBSI来自皮肤,皮肤表面的菌落能够从插管部位沿导管外表面移动,形成导管皮内段乃至远端的定居,最终引起感染。2、接头污染导管接头处受到污染后,细菌沿着导管内壁扩散,引起腔内定植3、血源性感染患者体内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病原菌或真菌入血随着血流到达导管末端定植。4、输液感染四、预防要点1、,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2、感染预防要点。1).。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2).、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