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国学论文 道之老子 讲述老子道的思想.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学论文 道之老子 讲述老子道的思想.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学论文 道之老子 讲述老子道的思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道之老子摘要:认识老子道的思想,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万物皆由道所生;二是道之无与有。道既无始无终,也无边无际。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并含有万有而言是有。无与有的统一密切联系于老子的体用观。三是道与自然。自然与无为历来被视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与关键,道本身就是自然,而自然则是道及一切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关键词:道;自然;无为;本体;超越认识老子哲学思想,必须对其思想核心道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刻的把握。本文试图从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之无与有、道与自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理解。老子创造了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道”是老子思想体系得最高范畴。老子认为道没有形状和内涵,所以不能给他起名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思想体系中的终极本体。老子之前,人普遍将天视为万物之母。至于老子,人们便进而开始探求天之所生。而老子则通过对道的由一般哲学概念向终极本体的改造与抽象,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在老子哲学中,道被抽象上升为一个统摄宇宙与人生的最高本体概念,使道逐渐成为一切存在的终极基础。首先,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原,万物皆由道所生。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对于道生万物,老子还有更详细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道作为最高本体,乃万物恃之而生,渊似万物之宗。道者,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指也。其次,老子还引出了常道的概念,即道作为最高本体,周行而不殆,永不消竭。道独立而不改,一切物皆相对待,而道则于与物无对,万物皆有改变,而道则无改易。以庄子所言:道无始终,物有死生,此之谓也。然而在另一方面,除去本体论与生成论层面上的理解外,老子的道实质上也是人生所追求的极致境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而且在更深层面上,道之内涵实质上是被置于物质与精神互渗的前提下讲的。道既非纯粹的物质一般的概念,也非纯粹的精神一般的概念,物质性与精神性是被交融统一于道之中的。道作为宇宙的终极本体,又时时显现出精神性:同于道者,道亦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如此种种,道俨然是位有好恶与道德的君子了。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吕振羽先生谈及此时说:天与道还是有意识的主宰万物,老聃在这里,不但是一个不可知论者,而且倾向于有神论了。二、道之无与有在老子思想中,道既无始终,也无边际。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因此,道并不是感官知觉对象,而是超感官的。道实质上是无物。那么何谓无物呢?无物并不是绝对的虚无,道是有其实存性,并且实在存在着的,无只是其存在的一种状态。道之无有二意:一为形态层面而言。道无形无相,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的存在超出于一般有形体,达于对具体形态的超越;二为属性层面而言。一方面道并无属性上的规定,即在属性方面并没有确定,另一方面却拥有无限种可能的属性。正因为无论是在属性还是形态上的超感官性与不确定性,道才不能作为对象被直接认知,同时也不可被语言所言明。它实质上超越了任何具体的、可名状的有限存在物。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曰强为之名。道是不可被言名的,所谓大也不过是强为之名而已——中国哲学向来有以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