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层医务人员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2013年年44月月33日日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艾滋病基本知识一、艾滋病基本知识二、全球及国内艾滋病流行现状二、全球及国内艾滋病流行现状三、艾滋病防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三、艾滋病防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展的影响四、艾滋病防治措施四、艾滋病防治措施五、五、我国艾滋病防治的政策和策略我国艾滋病防治的政策和策略一、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定义–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故称之为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而发生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艾滋病为法定乙类报告传染病一、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病毒特点?有两条单链RNA,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分为两型,即HIV-1和HIV-2?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主要由HIV-1所致,?HIV-2主要在西非部分地区流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比乙型肝炎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低的多,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对热很敏感,100℃20分钟可将其完全灭活;?对化学品也十分敏感,耐碱不耐酸,酸性消毒剂有良好的效果。10%漂白粉、75%乙醇、2000~5000mg/L次氯酸钠、2%的戊二醛等都能杀死HIV;?对紫外线不敏感。?病原体:艾滋病病毒逆转录病毒科,因带有以RNA为模板催化合成DNA的逆转录酶而得名。HIV属慢病毒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亚属,包括HIV-1和HIV-2。一、艾滋病基本知识—临床表现-1?急性感染期在暴露HIV 2~4周后,可出现急性病毒感染症状,表现为发热、淋巴腺炎,咽喉痛、皮疹、肌肉痛、关节痛、腹泻及头痛等,持续1 ~2周后自行缓解。此时HIV大量复制,CD4细胞急剧下降。从HIV侵入机体到机体出现抗-HIV抗体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窗口期为2周至3个月。?无症状HIV感染期此期可延续数月到十多年,从HIV感染到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的中位潜伏期约为10年。此期除可有持续性全身淋巴腺病外,很少有其他症状和体症。约在感染后6个月,机体HIV病毒载量维持较低水平,CD4细胞亦逐步下降。?艾滋病期随着HIV对淋巴细胞的破坏,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性恶化,病人更容易受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侵害,而出现各种症状和体症,最后进入艾滋病期。从进入艾滋病期至病人死亡的时间约为半年至两年。感染成功急性期症状诊断艾滋病死亡-4-8周-出现症状8-10 年1年?-2年?HIV抗体-HIV抗体+, 无症状有症状HIV抗体+艾滋病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一、艾滋病基本知识-临床表现- 2-持续的不名原因发烧–体重进行下降–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慢性迁延性腹泻–反复发生的皮疹–卡氏肺囊虫肺炎–机会性感染–肿瘤–神经系统症状一、艾滋病的临床表现-1(具体)?呼吸系统疾病:卡式肺囊虫肺炎(PCP)、结核病、鸟型结核分支杆菌感染(MAI)、诺卡式菌属感染、呼吸系统的真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CMV)?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梅毒螺旋体、结核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肿瘤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Kaposi’s肉瘤;其它:继发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继发与曲霉菌感染的血管损害。?消化系统疾病:口腔念珠菌病、隐孢子虫病、兰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病和阿米巴病、沙门氏菌病、病毒感染所致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损害:心脏:可发生心包炎、心肌病变与心内膜炎;血管损害:主要引起血管炎和血管内膜炎;肿瘤性心脏损害:卡波济氏肉瘤和恶性淋巴瘤;药物性心血管损害: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心血管损害。?皮肤粘膜疾病:感染性皮肤粘膜病变:CMV感染、HSV-Ⅰ或Ⅱ型感染、痘病毒感染、乳头瘤病毒感染、口腔毛状粘膜白斑病、真菌感染、细菌感染;非感染性皮肤粘膜病变:脂溢性皮炎、KS肉瘤、皮肤鳞状细胞癌和肛门、直肠的泄殖腔原癌也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