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国文化世界化探讨中国文化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文化世界化探讨中国文化论文.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6/3/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文化世界化探讨中国文化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文化世界化探讨中国文化论文一、中国文化世界化的可能性在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等异域宗教也都曾被传至中国,只有佛教被彻底中国化,并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恐怕与佛教所宣扬的以其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的教义容易被一般老百姓接受有关。而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为其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可能性,西方社会现实的需要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历史机遇。(一)中国“和”文化的普世价值佛教教义本身具有的包容性使得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历经磨合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而中国“和”文化的普世价值为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可能性。其一,以“和”为贵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较之特殊性。中国文化是尚“和”的文化,素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贵和尚中”、“仁爱”、“无我、克己和义以为上”等谦和的思想著称于世。英国学者罗素早就指出:“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同报。尽管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中国人天生的面貌仍是非常平和的”。当前世界竞争激烈、冲突不断,要想化解各种危机,缔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十分需要中华的“和”文化。其二,中华文化的和谐思想得到不同文化的认同。“和谐”观念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智慧和追求。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广泛呼应。这是因为“和谐”观念具有普世价值,在各种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中都有其根据,这为不同文化的平等对话与共存提供了重要启示。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之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总之,中国“和”文化的普世价值,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如何处理国家、民族关系等问题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二)西方社会现实的需要纵观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佛教之所以在东晋南北朝是得到大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东晋至南北朝结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期,人民倍受战乱和离乡之苦,渴望生活安定,希望精神上有所寄托。佛教的传入适应了这一要求,使下层人民把希望寄托于佛国,同时寺院也给无家可归和逃避劳役者提供了避难所。当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现代化的弊病暴露,使世人对西方价值观产生了困惑,此时,西方世界急需一种全新的理论来填补西方的道德危机,从而满足西方社会在金融危机后的现实需要。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具有众多普世内容,人们期待中国文化积极参与全球价值观的构建。里夫金(JeremyRifkin)曾预言:“正在廓清的欧洲思想框架同中国思想框架之间的交融,将会对全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把中国文化介绍到全世界,是当前弥补西方文明面临困境的现实需要。二、对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思考(一)政府专门机构的支持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官方的译经机构起到了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这些机构汇集了语言学家、高僧大德和著名道人等,他们在使佛经更好地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应该应该借鉴佛教中国化的这一优点。尽管2002年7月中国第一次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到现在已过去十年了,但我国文化产业实力薄弱和文化逆差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指出:“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