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06体积和体积单位设计意图.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6体积和体积单位设计意图.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3/3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6体积和体积单位设计意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积和体积单位”设计意图李剑平关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在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中指出:“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意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应注意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面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改革几何初步知识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呢?我认为:1、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发出数学问题。2、加强直观演示,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3、鼓励动手操作,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4、强化应用意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具体到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来说,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为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而安排的一节过度性质的课,其核心作用在于启下,为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扫清概念上的理解障碍。同时,学生能否正确理解体积的意义,对于继续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体积也十分关键。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并且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在认真分析教材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结合当前课改的新理念、新思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2、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3、结合体积意义的理解和体积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自主学习的能力。4、充分的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达到目标,教学过程分四步进行。一、问题导入新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部分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提出了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这样做,顺利导入新课的同时,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探究学习新知体积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体积概念的子概念比较多,有“物体”、“空间”、“占空间”“占空间的大小”等,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因此,我尽力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每研究一个子概念尽力的让学生多举例,以加强理解,采用了先出示概念,再逐层质疑、演示、释疑、举例的方式减少学生理解困难。同时。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认识体积单位,建立体积单位的正确表象是教学中的难点,我首先设疑,出示两堆木块,让学生理解到:数块数不能确定体积的大小,用眼睛看也不能判断出体积大小,自然的引出体积单位。然后采用直观的方式,通过让学生看——量——摸——举例,让学生精密的知道一个体积单位的大小,让体积单位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地印象。最后,通过教师演示——课件展示——学生操作,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物体体积的大小与形状无关。三、应用拓展新知先是用课件展示,结合具体的讲台,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然后设计了一组口答题让学学生进一步区分;最后,出示一个纸盒,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