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药宁结消肿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00例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7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药宁结消肿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00例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4/6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药宁结消肿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00例疗效观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药宁结消肿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00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年12月第2卷第6期ChinPediatrIntegrTraditWestMed,Dec2010,Vol2,,马传贞,刘秀丽,王瑛作者单位:161000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儿科作者简介:张铁(1956-),女,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厌食、胃骁痛、反呼等儿科疑难重症。通讯作者:马传贞,161000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儿科。【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宁结消肿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运失健、挟滞兼表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门诊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贴服中医宁结消肿方,对照组予头泡哌***钠/舒巴坦钠及注射用炎琥宁粉针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腹部彩超肿大淋巴结恢复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两组腹部彩超恢复情况对比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t;)o结论中药宁结消肿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关键词】宁结消肿方/治疗应用;肠系膜淋巴腺炎/中医药疗法;肠疾病;腹痛;痞证;儿童【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3865(2010)06-0536-02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回肠末端及回盲部丰富,常因细菌或病毒产物易在该处吸收进入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1]。诸医家治疗本病各有侧重,有人认为本病在中医学属“腹痛”范畴,为中焦气机瘀滞、经脉不通所致,治疗应调理气机、疏通经脉,以通法为主⑵;也有人认为本病属中医学“痞证”范畴,为感受寒热之邪互结于脾胃之间所致,治宜寒热并用,分消其势[3]。本科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治疗当属中医学“腹痛”范畴,辨证多为脾虚挟滞,兼感外邪之证,治疗以健脾消滞,行气解表为主,故本科于2008年來采用中药宁结消肿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运失健、挟滞兼表证10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2008—03/2010-0S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儿科收治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7岁41例,8~10岁9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7岁44例,8〜10岁6例。两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年12月第2卷第6期ChinPediatrIntegrTraditWestMed,Dec2010,Vol2,、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实用儿科学》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o(1)典型症状为腹痛、食欲不振、呕吐、发热,冇吋伴腹泻或便秘;(2)腹痛可在任何部位,但以右下腹及脐周常见;(3)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在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感觉良好;⑷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查见多个肿大淋巴结。《中医儿科学》屮腹痛辨证自拟。脾运失健、挟滞兼表证型主耍症状:腹痛,隐痛或痉挛性疼痛,食欲不振,皖腹胀满,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伴恶心呕吐,或伴有发热,流涕,腹泻,舌质淡红,苔薄或厚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