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峨城山旅游景区开发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峨城山旅游景区开发规划.doc

上传人:独角戏 2020/4/9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峨城山旅游景区开发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峨城山概况 1、地理区位与交通峨城山位于开江县与宣汉县之间,是两县的界山,因汉代舞阳侯樊哙的谋士峨城留居山中建庙修道,因而得名。根据开江县志记载,峨城山是开江八景之一。峨城山主峰海拔1028米,其南东属于开江县境(回龙镇所辖),北西则为宣汉县域。从开江县城新宁镇由开-宣公路(正改扩建为油路)至回龙镇23Km,回龙镇至峨城山9Km,目前有简易公路通至山腰(天师煤厂)。峨城山至宣汉县城29km,属于宣汉县天生旅游区的重要景区之一,宣汉县城至峨城山的旅游公路已经纳入计划。 2、资源构成与特色峨城山是川东的名山之一,古有“西峨眉、东峨城”之说,清乾隆年间峨城山被列为直隶达州名山。峨城山的主要资源特色有三: ★竹海胜景——峨城山以竹为主的森林景观。两县在峨城山遍植竹,开江县境内,从回龙镇至天师镇,沿峨城山南东山坡成片栽植白夹竹、楠竹近2万亩;根据宣汉县的统计,其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5%,其中国有林5482亩,含楠竹、白夹竹3450亩。宣汉县正申报省级森林公园—“峨城竹海公园”。★古军事遗址——西汉刘邦帐下大将樊哙曾在山上筑城堡屯兵。★宗教圣地——自西汉樊哙的谋士峨城在山中建庙,到明、清时期香火十分旺盛,惜原寺院已被毁。旅游区资源构成:峨城山竹海与历史文化景观、七里峡袖珍峡谷与历史遗迹(川东白莲教最大的战场)、龙神洞岩溶洞穴、古桥梁铁心桥等。登峨城山远望,不仅开江、宣汉、达县的壮美山川尽收眼底,且可观日出、彩虹,大有峨眉看佛光意境。每当天气晴朗,林海上青烟缭绕、袅袅升腾,景象万千。明朝知府吴潛以峨城山山高林密、烟雨蒙蒙其上而称之为“峨城烟雨”,列为东乡八景之一。清代,新宁县(今开江)名儒孙葆初赋《峨城霁雪》,列本县八景之一。 3、重要地位峨城山以其较高品位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合、较好的区位条件而成为开江、宣汉两县列入旅游业发展中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之一。峨城山旅游景区的开发,对于打通达州市东部旅游主环线意义重大。达州市东部旅游主环线:达州—达县真佛山—开江金山寺、明月湖—峨城山—天生温泉—江口湖—黄金槽—达州。 4、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峨城山目前属于一片待开发的旅游胜地。开江县境内以成片的白夹竹、观览峨城山主峰的有利地形而吸引着县内游客前来观光、野地休闲,每年有游客近千人,但目前尚无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宣汉县为了保护和发展竹海公园,建立了天生楠竹场(归县林业局管理),在场部有1000余亩成片的楠竹—目前是竹海核心自然景观,目前作为旅游接待点,提供餐饮及住宿服务,但限于用地条件,该接待点的游客容量不大,近年来年接待游客约3000人次。七里峡溶洞是宣汉县开发较早的景点之一,近年来年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存在的主要问题: ★较为落后的公路交通条件是目前制约峨城山主景区旅游开发的重要因素,虽然两县均已修建了通往峨城山半山腰的公路,但都属于低级别的泥路或碎石路,通行条件很差,在雨季则基本不能通行。★穿越峨城山主峰、连接两县的旅游步行道未能修建,致使旅游线路运行不起来。★峨城山顶的寺院和古城堡也未修复,旅游吸引力不强。二、峨城山旅游开发策略与总体布局(一)旅游开发策略 1、开江、宣汉两县联合开发,是峨城山旅游区真正得到发展、进而做大做强、两县获得双赢的必然选择。两县联合行动主要包括: ★联合编制峨城山景区规划,加强旅游管理协调; ★共同制定旅游交通、通讯、供水等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