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专题概述:
本专题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到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衰亡!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中忆歌谣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秦
清朝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形成
发展
(汉唐宋元)
顶峰
以秦为界
二、商朝
1、商的兴衰: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2、商朝政治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②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占卜)
:
1、夏的兴衰:禹、夏启——夏桀
2、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拓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D
1、西周的兴衰:
武王伐纣——周公东征——平王东迁;
三、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巩固统治,进行有效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对象: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除王族外,无血缘关系)体现“家天下”的统治特点(给予土地和人民)
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权利:
职位特权世袭。在自已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在自已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范围: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
原则:
宗法制为核心的父系血缘亲疏关系。
背景: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西周
主要的封国:
特点:
层层分封, 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权力的金字塔: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实质:
西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政权的组织形式。
影响:
积极:①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从而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②协调了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加强了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开放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④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使周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流域。消极:①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封建诸侯,以藩屏周”)
主要原因: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 独立性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春秋战国时期)的表现:
“百家争鸣”
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形成
分封制受到破坏,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
经济上:
政治上:
军事上:
思想上
原因:
破坏:
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思考: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
受封诸侯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增长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