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香蕉》教学设计宝鸡市渭滨区新民路小学张华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分香蕉”。教学目标: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自己平均分的过程。教学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重点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具准备:贴图、小棒图。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师:(出示小猴分香蕉贴图)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只小猴在干什么?他们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难题?(它们不知道改如何分香蕉)师:你们愿意帮帮小猴吗?板书:“分香蕉”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师:为了使每只小猴都满意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用“平均分”的方法)学生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同桌交流试用一句话说说分小棒的过程。集体汇报:(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分,每分是6根。)2、理解新知师:刚才我们用平均分的放法帮助小猴解决了难题,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的作用就是“平均分”。板书“÷”你们认识吗?指名认读师:你们能用你们的新朋友“除号”把刚才分香蕉的过程表示出来吗?同桌相互交流。集体汇报。(12÷2=6)师:板书12÷2=6你们会读吗?(12除以2等于6)同桌相互试读两遍。师:在这道算式中12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12表示12根香蕉、表示平均分成两份、表示每份是6)3、认识各部分名称。我们都有自己的名字,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你们想知道吗?出示(被除数、除数、商)贴图解说他们所表示的意义(被除数表示一共有多少,除数表示平均分几分、商表示每分是几)你们能将他们对号入座吗?同桌相互交流。指名上黑板贴图。齐读两遍(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4:巩固新知。师:(在情境图上又贴上一只小猴子)看,又来了一只小猴子,它也想一起分香蕉,现在要把香蕉分成几分呢?该怎样分?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同桌相互交流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分的过成。在本子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