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不读诗的母.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读诗的母.doc

上传人:yunde113 2014/4/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读诗的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读诗的母亲
胡宏
呆呆地看着这窗外一个儿子搀着母亲在夕阳下的湖边散步,,,打着桌面"啪嗒,啪嗒".
我的母亲,在中国六十年代初,那个最暗淡的时代,毅然的、也是无奈的响应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走出大学校园去了东北边疆。在那艰苦的生存环境中认识了当时右派的父亲,不久就结了婚,成了妇人。那年母亲二十一岁,父亲三十六岁,带着一个八岁的男孩。
母亲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思想在那个时代也应该是活跃和先进的,对未来也应该是作过无数美好憧憬的。据年老的舅妈说,年轻时的母亲生性也挺活泼好动,特别爱打排球,在中学是还不止一次获奖。
在娘家是小女儿,备受兄嫂呵护的母亲刚成妇人不久就离开了东北,回南京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那时爷爷已近八十岁,奶奶也六十多岁了,他们都是旧社会大家庭出身,思想很保守,规矩也很多。家中还有一个没出阁的七姑和我八岁的异母哥哥(父亲前妻的儿子)。姑姑都是父亲的异母姐妹,奶奶只生父亲一个儿子。生活在这么复杂的老式家庭中,母亲不但要为人妻,为人媳,还要很快的适应为人母的角色,母亲经历了各种艰辛也尝到了各种滋味,母亲从没有说起,但是从舅妈的点滴讲述中和奶奶的严厉话语中我可以体会得到。
母亲的生命中充满了坚信和无奈。在那个灰暗的年代,因为父亲是右派,家庭出身又不好,母亲惟一的欣慰--十岁的女儿,我的姐姐有因患重感冒得不到很好的医治,病死了。上帝总是喜欢捉弄善良的人,厄运接踵而来,一个月后我母亲一手养大的--我的异母哥哥也同样患重感冒死了。而极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母亲还是位不错的医生。那年父亲五十岁,母亲三十无岁。父母膝下一下子变得空空的,这对父母的打击,和他们那悲痛的心情是渴想而知的。父亲万念俱灰,头发在几天之内全白了,母亲的头发也白了许多。每当想到父母那几天内白了的头发,我都会泪湿衣襟。母亲在仍手巨大悲痛的同时还要细心照顾经受不住丧失惟一孙子打击而卧病的爷爷奶奶,这种痛苦和辛酸是别人无法体味的。艰难的生活和无情的命运,一点一滴地磨掉了母亲的性情和青春。
对生性温厚的父母做得如此残酷,上天可能也感觉深有内疚,在哥哥过世几年后,我代替他来到这个世界。我的到来给他们沉闷茫然的生活注入新的希望。这给他们带来的兴奋和喜悦是无法言说和形容的。当父亲听护士说是个儿子时,从来不信上帝的他喜极而泣,跪在地上双手合十感谢上苍。母亲则高兴得没来得及看我一眼就晕了过去。
随后父亲平了反,母亲也在医院做了她的本职工作,家庭的经济状况不断好转,我也一天天健康地长大,母亲深浅皱纹的脸上笑容也开始多了,心情也愉快了。开始把生命中的光和热散发出来,生活渐渐有了信心。
父亲是个不苟言笑、自律很严的人,加之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迫害与无数次的政治整批,养成了他特有的沉默、孤僻和对事物的麻木。平反后不久他就离休了,整日呆在家里,沉浸与他的报山书海之中。漠视着他身边发生的一切,享受他的那份幽懑的自得和从容。在我记忆中,来我家的亲戚都对他敬而远之,很少与他交谈。一个自幼长在我们家的表姐,每当父亲在场时,她弄响一点声音都会惊恐地看着父亲,其实我从没见父亲发过火。
对母亲,父亲也是淡淡的,他们是典型的传统夫妻关系,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母亲去张罗,父亲从不关心,也从不会想到要去关心。舅妈说父亲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