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200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doc

格式:doc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doc

上传人:2051982956 2014/4/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奥运会报道与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
立项编号:1274SS08092
课题负责人:万晓红
武汉体育学院
2009年9月
课题组主要成员:
何国民武汉体育学院
张钢花武汉体育学院
田智会武汉体育学院
王雪莲武汉体育学院
曾兰平武汉体育学院
肖胜文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杨万杰武汉体育学院
摘要
自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实现实质性的盈利以来,现代奥运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调整发展方向和改变国际形象的重要筹码,也成为发展中国家提升国际地位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
本研究站在政治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以及消费社会学等多维视野中审视奥运会报道对于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价值,通过文献资料、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框架分析等研究方法,就中外奥运会报道特别是北京奥运会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的传播策略、传播手段与传播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梳理总结了我国既往奥运会报道积累的经验以及存在的误区;以北京奥运会报道作为具体研究个案,就“北京奥运会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这一议题,选择了中国武汉8+1城市圈的9个城市进行抽样调查,对1000多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的开放、多元与宽容,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投射和相互交流,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吸引力”,激发了他国的认同感,构建起中国与他国之间积极友好的身份认同关系,显现了中国在崛起的大国形象。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奥运会报道策略,并针对今后大型赛事报道如何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争取报道的话语权,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树立国际传播理念,以文化交流取代对外宣传;正确理解体育精神,并在奥运会报道中始终贯穿这一精神。
目录
一、导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能提升我国政治传播学的文化内涵与学术价值 2
,将极大地丰富我国体育新闻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 4
二、文献综述 5
(一)国内研究 5
5
6
7
(二)国外研究 8
8
8
8
三、研究方法 10
(一)研究视角 10
10
10
12
14
(二)研究方法 14
14
15
15
(Framing Analysis) 15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6
(一)奥运会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 16
16
17
21
(二)中外奥运会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的比较研究 22
22
26
30
(三)既往奥运会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经验及误区分析 33
33
36
38
(四)经典案例分析:北京奥运会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传播效果研究 40
40
43
44
47
(五)体育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之关系研究 49
49
51
五、结论 53
参考文献 54
(一)专著 54
(二)期刊论文 55
(三)博士学位论文 56
(四)外文资料 56
附件1:关于“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调查问卷 57
附件2:本课题已取得的科研成果 62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中,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国家形象的构建,尤其是通过新闻传播来构建自身良好的国家形象,以便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自我封闭的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信息实在太少。加上长期以来,中国正面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