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模具类毕业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模具类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模具类毕业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多孔冲孔模设计目录第一章冲压件工艺性分析……………………………………………..1 冲裁件的工艺性…………………………………………………………..1 冲裁过程分析……………………………………………………………..3 第二章计算冲压力……………………………………………………....6 计算冲压力,卸料力和推件力…………………………………………….6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8 第三章模具具体尺寸计算…………………………………………….10 模具的加工工艺过程………………………………………………………..10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14 凸模和凹模的结构设计…………………………………………………… 14 模具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17 第四章冲压设备和模具的装配……………………………………… 19 冲压设备的选择…………………………………………………………….19 模具的装配………………………………………………………………….20 设计小结……………………………………………………………………..23 参考文献……………………………………………………………………..24 2 第一章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冲裁件的工艺性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即冲裁工艺的难易程度。良好的冲裁工艺性,是指在满足冲裁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以最简单、最经济的冲裁方式加工出来。因此,在编制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模具之前,应从工艺角度分析冲件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冲裁件的工艺性主要包括冲裁件的结构、尺寸、精度、断面粗糙度、材料等几个方面。(1) 冲裁件的形状力求简单、规则,有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以便节约材料,减少工序数目,提高模具寿命,降低冲裁件成本。(2) 冲裁件的内、外形转角处要尽量避免尖角,应以圆弧过渡,以便于模具加工,减少热处理开裂,减少冲裁时尖角处的崩刃和过快磨损。(3) 尽量避免冲裁件上出现过于窄长的凸出悬臂和凹槽,否则会降低模具寿命和冲裁件质量。一般情况下,悬臂和凹槽的宽度 b≥(t 为料厚,当料厚t﹤1㎜时,按t=1 ㎜计算);当冲件材料为黄铜、铝、软钢时,b≥; 当冲件材料为高碳钢时, b≥2t。悬臂和凹槽的长度 l≤5b。(4)冲孔时,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应太小。冲孔的最小尺寸取决于材料性能、凸模强度和模具结构等因素。(5 )冲裁件的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受模具强度和冲裁件质量的制约,其值不应过小,一般要求 c≥(1~ )t,c ,≥( ~2)t 。(6)冲裁件的材料冲压所用的材料,不仅要满足使用要求,还应满足冲压工艺要求和后续加工要求。冲压工艺对材料的基本要求有: (1 )对冲压成形性能的要求对于成形工序,为了有利于冲压变形和制件质量的提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功能,即应有良好的抗破裂性、良好的贴模性和定形性。对于分离工序,则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塑性。(2 )对表面质量的要求材料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无缺陷损伤。表面质量好的材料,冲压时不易破裂,不易擦伤模具,制件的表面质量也好。(3 )对材料厚度公差的要求材料的厚度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因为一定 3 的模具间隙适用于一定厚度的材料,材料厚度公差太大,不仅直接影响制件的质量,还将导致废品的出现。在校正弯曲、整形等工序中,有可能因厚度方向的正偏差过大而引起模具或压力机的损坏。 冲裁过程分析 冲裁是利用模板使板料产生相互分离的冲压工序。 冲裁工序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切断、落料、冲孔、切边、切口、剖切等。但一般来说,冲裁主要是指落料和冲孔。从板料上沿封闭轮廓冲下所需形状的工件或工序件叫落料;从工序件上冲出所需形状的孔(冲去部分为废料)叫冲孔。例如冲制一平面垫圈,冲其外形的工序是落料,冲其内孔的工序是冲孔。冲裁是冲压工艺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它既可以直接冲出成品零件,又可为弯曲、拉深和成形等其它工序制备毛坯,因此在冲压加工中应用非常广泛。 冲裁变形过程了解和掌握冲裁变形规律,有利于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有利于控制冲件质量。在凸、凹模间隙正常,刃口锋利的情况下,冲裁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 弹性变形阶段凸模开始接触板料并下压时,凸模与凹模刃口周围的板料产生应力集中,使材料产生弹性压缩、弯曲、拉深等复杂的变形,板料约微挤入凹模洞口。此时,凸模下的材料约有弯曲,凹模上的材料则向上翘。间隙越大,弯曲和上翘越严重。随着凸模继续压入,直到材料内的应力达到弹性极限, 弹性变形阶段结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