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使用说明目录页内容设有超链接,放映状态单击诗词名称即可达到诗词所在页;诗词页上端设有超链接,单击页面上方“蜻蜓”图案或其附近的“荷花”图案即可返回目录页;个别出现文字重叠的诗词页设有自定义动画,在放映状态会自动切换。部分诗词插入了音频,放映状态单击小喇叭即可播放。目录垓下歌…………………………项籍大风歌…………………………刘邦长歌行…………………………汉乐府蜂………………………………罗隐元日……………………………王安石泊船瓜洲………………………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苏轼中秋月…………………………苏轼游园不值………………………叶绍翁题西林壁………………………苏轼乡村四月………………………翁卷石灰吟…………………………于谦竹石……………………………郑燮题李凝幽居……………………贾岛绝句四首………………………陈师道雪梅……………………………卢梅坡寒夜……………………………杜耒遗爱寺…………………………白居易蚕妇……………………………张俞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目录菩萨蛮…………………………韦庄浣溪沙…………………………李璟凤栖梧…………………………柳永采桑子…………………………欧阳修菩萨蛮…………………………王安石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点绛唇…………………………李清照临江仙…………………………陈与义小重山…………………………岳飞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论语诗经击鼓规避………………………顾城雨行………………………顾城弧线………………………顾城鸽子………………………胡适迷途………………………北岛垓下歌项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作者简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说明】 《垓下歌》,见《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项籍传》。公元前二○二年十二月,项羽驻兵垓下,兵少食尽,被刘邦军围之数重。夜晚,项羽听到四面汉军皆楚歌,他预感到大势已去,饮酒帐中,悲歌慷慨,并作了这首歌诗,表现了他英雄末路、无可奈何的悲凉之情。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说明】 《大风歌》,见《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汉人称为《三侯之章》。作品表现了刘邦对当时局面虽已粗定,但整个国家尚未巩固,尤其是外族威胁严重存在时的忧虑之情。风格雄豪质朴,震铄古今。【作者简介】 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他于公元前206年率军攻破咸阳灭秦,又于公元前202年灭项羽,建立了汉朝,史称汉高祖。刘邦作有《大风歌》和《鸿鹄歌》。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蜂罗隐(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译文】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作者简介】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元日王安石(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 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泊船瓜洲王安石(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