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5
文档名称:

【社会科学类】美学(三)下.pdf

格式:pdf   页数:2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社会科学类】美学(三)下.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7/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科学类】美学(三)下.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
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
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
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
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
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
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年着手分
辑刊行。限午目前印制能力, 年和年各刊行五十种,两年累计可
达一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
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
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
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
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
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年月
美学第三卷下册
第三卷(下)各门艺术的体系(续)
第三部分浪漫型艺术(续)
第三章诗
序论
古典建筑的庙宇要有一个神住在里面,于是雕刻就把具有造形艺术美
的神放在庙里,供雕神所用的材料获得在本质上并非外在于精神的形式,亦
即既定内容本身所固有的形像。但是雕刻形像的躯体和感性外貌以及观念性
的普遍理想既不宜于表现主体内心生活,又不宜于刻划个别事物的特殊面
貌,因此就必须有能运用这两方面因素的新型艺术,才能体现宗教生活和世
俗生活的内容意蕴。这种既能表达内心生活又能刻划个别事物特征的表现方
式,按照造形艺术的原则来说,就要由绘画提供,因为绘画把形像的实在外
表转化成为观念性较强的颜色现象,而且把内在心灵当作描绘的中心。以上
三种艺术,第一种是象征型的,第二种是造形艺术中的理想型(即古典型)
的,第三种是浪漫型的,它们都在精神和自然界事物的感性外在形像这个共
同范围里活动。
但是精神性内容在本质上属于意识界内心生活,对于这种内容,外任形
像提供观照的一些纯然外在现象的因素却是一种异质的东西,所以艺术必须
把它的构思从这种异质的东西解脱出来,移到一种任材料内容和表现方式两
方面都较为内在即观念性较强的领域里去。我们前已说过,这就是音乐在艺
术发展中向前迈进的一步,因为音乐把单纯的内心生活和主体情感,不是表
现为可以眼见的形像,而是表现为专供心领神会的震动的声音图案。但是音
乐也因此走到另一极端,走到未经明确他的主体凝神状态,其内容在音调里
只获得一种仍然是象征式的表现。因为音调本身并无内容意义,它的定性只
能从数量比例上见出;而精神内容的质的方面虽然也大体适应这种数量关系
及其展现出的重要差异,矛盾对立与和解,而它的质的定性却仍不能通过音
调而完满地表现出来。为着表现这种质的定性,为着克服音乐的片面性,就
必须求助于文字的较精确的陈述,就要有一种歌词,才能表达内容中特殊的
和见出特征的方面,才能使迸发于音调的那种主体因素得到较明确的充实。
由于这种借助文字来表达观念和情感的方式,音乐所抽象地表现的内心生活
固然得到一种较清楚和较明确的展现,但是由音乐这样构成的却不是观念本
身及其符合艺术的形式,而是观念所伴随的内心生活,另一方面音乐也经常
抛弃它和文字的结合,以便无拘无碍地在自己所特有的音调领域里自由发
展。因此,观念的领域也分离出去,不再与单纯的抽象的内心生活结合在一
起,而要形成它所特有的具体的现实世界,这样它也就离开了音乐,让自己
在诗的艺术里获得一种符合艺术的存在。
诗,语言的艺术,是第三种艺术,是把造形艺术和音乐这两个极端,在
一个更高的阶段上,在精神内在领域本身里,结合于它本身所形成的统一整
体。一方面诗和音乐一样,也根据把内心生活作为内心生活来领会的原则,
而这个原则却是建筑、雕刻和绘画都无须遵守的。另一方面从内心的观照和
情感领域伸展到一种客观世界,既不完全丧失雕刻和绘画的明确性,而又能
比任何其它艺术都更完满地展示一个事件的全貌,一系列事件的先后承续,
心情活动,情绪和思想的转变以及一种动作情节的完整过程。①
继绘画和音乐之后,诗更确切地形成了浪漫型艺术的第三方面。
)这一部分是因为诗的原则一般是精神生活的原则,它不象建筑那样
用单纯的有重量的物质,以象征的方式去表现精神生活,即造成内在精神的
环境或屏障;也不象雕刻那样把精神的自然形像作为占空间的外在事物刻划
到实在的物质上去;而是把精神(连同精神凭想像和艺术的构思)直接表现
给精神自己看,无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