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wwlgqnh 2020/5/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1一、客观题1、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了()A、直觉行动思维B、表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辨证思维2、在为儿童提供操作活动时,可以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活动。这种做法所体现的数学教育原则是()A、发展儿童思维结构B、让儿童动手操作C、联系儿童生活D、重视个别差异3、从儿童的认识、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一分类的角度是()A、教育基本内容B、儿童身心发展C、数学教育内容D、社会发展要求4、数学教育内容应是幼儿所熟悉的、所理解的,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体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A、启蒙性B、启发性C、生活性D、可探索性5、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一般采取的形式是()A、集体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集体与小组结合活动6、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A、自然数B、集合C、序列D、对应7、按一般发展趋势看,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是()A、5~6岁B、4~5岁C、3~4岁D、2~3岁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中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要求的是()A、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B、感知和体验10以内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C、会10以内数的倒着数D、认识阿拉伯数字1~109、“认识时钟”的教育活动属于()A、托班教学内容B、小班教学内容C、中班教学内容D、大班教学内容10、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进行解答,此时幼儿对应用题的理解与思考是凭借()A、表象B、动作C、实物D、概念11、研究表明,幼儿辨认形状的关键在于()A、配对B、指认C、掌握形状名称D、拼合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排序比分类难B、分类比排序难C、比较比排序难D、辨别比分类难13、数学思维的主要成分包括()A、集合B、排序C、计量D、分类E、对应14、目前在幼儿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有()A、个别活动形式B、小组活动形式C、集体活动形式D、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E、师幼互动形式15、量的守恒包括()A、长度守恒B、面积守恒C、容积守恒D、体积守恒E、数的守恒二、主观题1、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2、简述学前儿童的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3、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哪些?4、什么是寻找法?主要有哪几种形式?5、简述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过程。6、学前儿童10以内数概念的教育主要包括哪几方面?三、论述题1、试述学前儿童学****数学的心理特点。2、试述建构主义取向的数学教育的基本特点。五、综合应用题1、研究人员曾问一个儿童,是红片片多还是片片多,他一直认为片片多。直到研究人员向他解释,片片是指的所有的片片,而不是(剩下的)绿片片,他才做出正确的回答。但回答的方式是一一点数,得出红片片是8个,片片是19个,因此片片比红片片多。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反映了幼儿的什么特点?(2)对学前儿童进行分类活动的教育有何意义?2、、按照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设计一个以“用目测或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教学活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2一、客观题1、幼儿从不能说出一组实物的总数,到能够说出总数,这说明儿童已初步形成了数概念中的()A、对应关系B、序列关系C、等量关系D、包含关系2、幼儿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