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2010年3月武汉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_43页.doc

格式:doc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0年3月武汉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_43页.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7/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0年3月武汉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_43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0年3月武汉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土地市场
成交宗数:20宗
成交面积:
成交金额:
成交可建面积:
商品房市场
房地产吸纳指数:
新增供应面积:
新增供应套数:7900套
成交套数:11671套
成交面积:
成交金额:
成交均价:5922元/平方米
第一章本月关键词
十二万亿投资
3月22日,在湖北省经济形势及重大项目信息通报会上,省发改委主任许克振介绍,截至目前,,。这些项目,最迟将在“十二五”初期集中开工建设。
12万亿的投资蛋糕,按照开工时间,可分为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明后年开工项目和“十二五”初期开工项目四类。其中,在建项目3599个,,占入库项目投资总规模的24%;新开工项目4120个,,%。。
此外,拟于明后年开工的项目共4892个,,占30%;而拟争取在“十二五”初期实施的中长期重大策划项目则达2108个,,%。
2009年,湖北省GDP约为 。而这一投资计划,几乎接近湖北省GDP的10倍。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地方政府公布的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
湖北省十二万亿投资计划的曝光后,在舆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各方专家、各大新闻媒体等纷纷质疑该计划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在市场上,最新作出反馈的就是股市,当消息公布后的第二天,湖北板块在股市崛起,武汉控股、三安光电涨停,华新水泥、鼎龙股份等股票也高居涨幅前列。截至收盘,%,居市场涨幅前列。
十二万亿的投资计划无疑对地区楼市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该投资计划顺利实施,将极大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为区域内基础建设的发展提速,且武汉一直作为中部地区的龙头城市,将会吸引更多企业和资金来投资建设这座城市,这也为武汉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另外,即使该投资计划像各方质疑的那样,只是嘑头而不能真正完全落实,那么以十二万亿投资计划目前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足可以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武汉房地产市场也会随着关注度的聚集而水涨船高。
小阳春
3月,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武汉房地产市场再次呈现出小阳春现象。撇去受春节影响而成交量低迷的2月,市场整体上延续了2009年成交量破万套的势头,本月全市商品房成交11671套,平均每周成交近3000套,日成交416套,与上月相比,成交量大幅增加。
本月全市商品房成交均价5922元/平方米,%。时至今日,坚挺的房价在主城区表现得非常明显。目前,中心城区的小户型销售均价每平方米万元以上,已成常态。每一轮房价高涨时,对于那些仍偏向在城市中心置业但手头资金有限的人,必将置业方向转向面积小、总价不高的小户型产品。小户型作为高房价的“润滑剂”,为主城区高房价的继续抬升铺上了垫脚石。
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连续发表了6篇聚焦房价的“新华时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
新华社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为开篇评论,连续6天播发评论,对房地产当前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其中4月1日发表的题为《“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的新华时评指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当务之急是从制度安排上弱化地方‘以地生财’的冲动。评论中指出,“土地财政”实际上是预支了未来若干年的土地收益总和。这种“透支”必然影响资本、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新华社批房地产的系列评论刊出后,立即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作为国家级的媒体,重磅推出批评报道比较少见,也许从一个方面释放出高层将对房地产行业采取重大举措的信号。在年初政策密集出台以及“两会”上如此关注房地产的情况下,不仅各地地王记录不断被刷新,而且房价涨势迅猛,火热的市场局面与政策严控的趋势截然相反,这种怪异的现象不得不让人深思。而新华社连发六文批判房地市场,从多个方面深入的分析了当前市场形势与运行背景,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当前,在不增加地方财政支配权力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这一局面很难由“调控”二字解决。而饱受争议的物业税一直迟迟不能出台,就是牵扯的相关利益过于复杂,一方面就是物业税一旦出台就会使地方政府的荷包也暖和起来。新华社此次撰文直批地方政府,就是直接指出有的地方政府也是制造“高房价”的元凶之一。
新华社此次连发六文评房地产市场,如同给当前疯狂的市场打了一针清醒剂。现在市场存在的问题被虚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