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大学
《企业管理》本科课程高等教育教材
目录
第一章企业系统与管理……………………………………………..1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历发展…………………………………………..5
第三章企业制度……………………………………………………13
第四章企业文化……………………………………………………18
第五章企业战略……………………………………………………23
第六章企业决策……………………………………………………34
第七章企业的组织…………………………………………………42
第八章企业职能设计………………………………………………50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56
第十章企业生产管理………………………………………………66
第十一章企业质量管理………………………………………………72
- 1 -
第一章企业系统与管理
引言
一、什么是管理和企业管理?
关于管理的若干代表性观点:
(1)法约尔的过程论:视管理为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阶段前后相续形成的过程链。
(2)德鲁克的职能论:认为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的职能,管理是一种职业,由专业人员执行。
(3)西蒙的决策论:管理就是决策,用相当数学化的方式优化决策的科学性。
(4)管理系统论:根据某系统的客观规律来对其施加影响,以使其进入一种更加有序的状态,并与环境
进行更加有效的信息和能量交换。
管理:管理者通过对组织资源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有效果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组织。
企业管理:管理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
用各种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工作。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在社会组织中,以人为核心,
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活动,具体来说,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本质是协调,而中心是人。
企业管理也不例外,“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要充分认识人的需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改善薪资收入、
工作环境等物质因素当然重要,但是得到认可、尊重、情感的交流、技能学识获得长进等精神方面也不容
忽视。
二、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最紧缺的不是我们这些自然科学家,而是管理人才,是经理阶层和主管教育、科研的人才。我们十分
缺乏大批精明能干的富有国际观念、全球战略眼光和富于时空经验的企业家、外交家,缺乏善于利用各种
国际形势、矛盾和机会为中国争取利益,善于巧妙组织各类国际合作,利用海外各方面的财力、物力和人
力,使我们的“四化”建设进行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的专门人才。
第一节系统管理原理与企业系统
一、系统理论概述
1、系统的概念
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要素:系统中的某些元素为了一定的功能、以一定形式构筑起来的系统部分。变革系统的要素、层次
和结构,是系统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从管理角度看系统,两个含义:一种实体;一种方法或手段。
举例:自然系统:如:生态系统/气象系统/太阳系/人的呼吸系统
- 2 -
人造系统:如:生产系统/商业系统/管理系统/交通系统
2、系统的分类
按系统的规模分:小型系统,中型系统,大型系统,巨型系统;按组成要素的性质分:自然系统、人造系
统、复合系统;按系统与环境关系分: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此外还分:实体系统和抽象(概念)
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分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状
态划分就有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还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
3、系统的特征
集合性:识别系统必须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总是由若干个元素组成,单独一个元素不能称为系统,
在系统中各元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企业/人体
层次性: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结构具有层次性,从总体上看,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相关性:子系统和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目的性:完成某种功能作用。
动态性:状态与功能变化,作为一种运动形式而存在。
4、系统原理要点
整体性原理:从整体着眼,部分入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效果最优。从系统利益的整体性来说,局
部与整体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交叉效应,当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从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来说,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往
往是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这种总体功能的产生是一种质变。
动态性原理:稳定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预见系统的发展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