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湖南大学百科名片湖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 211 工程”、“ 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起源于宋朝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创建于公元 976 年( 宋太祖开宝九年)的岳麓书院, 2000 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由原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学校主页: / 中文名: 湖南大学外文名: Hunan University 简称: 湖大(HNU) 校训: 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类别: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类型: 综合主管部门: 教育部学校属性: 211 工程, 985 工程现任校长: 钟志华知名校友: 黄兴、蔡锷、蔡和森、李达等硕士点: 171 个博士点: 81个院士: 14人实验室: 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 14个国家重点学科目标定位大学目录学校简介历史变迁学府先贤书院现状校园文化师资力量文化传统人才培养学术期刊湖大领导部分校友建筑文化通讯地址近年湖南大学录取分数线学校简介湖南大学( 简称湖大) 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 4A 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前临“漫江碧透”的湘江水, 后倚“万山红遍”的岳麓山;校园内幽静典雅,景色怡人;岳麓山古木参天,浓荫匝地;湘江水滔滔北去,百舸争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相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来为求学治学佳境。学校总占地面积 平方公里,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学校藏书 480 余万册。湖南大学前身可溯源至创建于公元 976 年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 1903 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 1926 年定名省立湖南大学, 1937 年改为国立湖南大学,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这方育人圣土培养了难以胜数的经世致用之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第一位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主义启蒙思想家魏源,第一位办洋务筹建现代工厂的曾国藩,第一位筹建海军并着力保卫与开发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 旧民主主义革命领袖蔡锷, 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邓中夏、谢觉哉, 第一位到达南极的中国人张逢铿,银河巨型计算机设计者慈云桂等,都曾是这里的学子。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曾几度寓居岳麓书院,偕同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湖南大学校长,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 1953 年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曾先后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工学院, 1959 年恢复湖南大学原称。 1963 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 1978 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98 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0 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直属教育部。如今的湖南大学是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学科独具浓厚文化背景、经济管理学科富有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又是中央部属高校,也是国家“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立项重点建设大学,列入国家“ 111 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历史变迁古代至晚清公元 976 年, 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建立岳麓书院。公元 1008 年,岳麓书院进入了北宋的鼎盛时期。公元 1015 年, 宋真宗召见岳麓书院山长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在周式执掌下,岳麓书院有很大发展,遂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公元 1165 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延聘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公元 1167 年,著名理学家朱熹访院, 与张栻讨论《中庸》之义, 史称“朱张会讲”。开书院不同学派会讲的先河, 极大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声更加远播。公元 1194 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重整岳麓书院, 颁行《朱子书院教条》。岳麓书院再次进入到繁盛时期。公元 1246 年,宋理宗御赐“岳麓书院”额。公元 1275 年, 元兵攻破潭州, 岳麓书院被烧毁。公元 1286 年, 学政刘必大重建书院。公元 1314 年, 郡别驾刘安仁再次主持大修。公元 1368 年, 时值元末战乱, 岳麓书院又毁于战火。公元 1369 年,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 奉行“治国以教化为先, 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 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 而不倡导书院教育,至此全国书院颓废。公元 1432 年,由民间集资促成岳麓书院再次修复。公元 1469 年, 长沙知府钱澎再次兴复书院, 但不久又废。公元 1494 年, 长沙府通判陈钢使岳麓书院基本恢复旧貌, 重新办学。公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