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个儿子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的实施课后小结教学资源的准备教法学法的预设一、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三个儿子》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当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前两个儿子只知道展示自己的特长,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本课以语言运用为中心, 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个问题,通过角色互换师生当妈妈,在教学中设置情境,换位思考,移情体验, 让学生融入角色,体会情感,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理解老爷爷的话中包含的深刻含义,升华主题,让学生对孝顺父母的道理有更进一步的感悟。 2、本班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受到关注,愿意得到表扬, 有互相帮助的愿望,自信心不断加强,具有初步合作学习的能力。 1、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喜欢阅读,思维活跃,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朗读、表达,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喜欢朗读,有一定的朗读速度,喜欢创编, 想象力丰富。二、学情分析 3、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对文本深层面的涵义挖掘不是很透彻,需要老师在课上及时关注表扬,给少部分胆怯学生以鼓励,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知识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3、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做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词析句,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到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孝敬父母。 2、通过大量阅读,使文章主题得以深化,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的愿望。 3、通过情景创设,为学生搭建思维平台,培养创编能力,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热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懂得我们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并且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行动上来。教学重点: 1、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话的含义,升华情感,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四、教学策略 1、以读为主教学策略: 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读写结合策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创编,让学生在结合课文的学习中去创造,去延伸, 去书写自己的感受。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本节课充分利用网路资源,通过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搭建思维平台;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当当妈妈、当当老爷爷、当当儿子,与人物换位思考,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人物展开零距离的对话。 ,通过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3、联系生活“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地整合。《三个儿子》一文教学中, 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与父母的关系说起, 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五、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