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一、项目背景………………………………………………………1二、主要工作………………………………………………………2(一)准备工作……………………………………………………21、实地调研……………………………………………………..…22、问卷调查………………………………………………..………33、确定实验学校………………………………………………..…34、设立项目实施机构……………………………………..………45、入门培训…………………………………………………..……4(二)项目启动……………………………………………………41、正式签约…………………………………………………..……42、启动培训………………………………………………..………5(三)专家指导……………………………………………………51、集体备课……………………………………………………..…52、观课与评课……………………………………………….….…6①、常规观课、评课……………………………………...…….…6②、各教授观课、评课……………………………………………83、全程和谐与指导……………………………………………..…8(四)定期培训……………………………………………………9(五)举办实验校负责人会议………………………………..…10(六)教学研讨………………………………………………..…11(七)校际交流……………………………………………..……121、实验区与实验区间的交流与学习……………………………122、实验区内交流与学习…………………………………………13(八)首届跨过式教学能力设计大赛…………………..………13(九)技术支持…………………………………………..………14三、初步成效………………………………………………..……14(一)实验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14(二)实验教师运用跨过式教学的能力普遍提升…………..…15(三)跨过式教学课堂上开始显现出美丽的风景…………..…17(四)跨过式教学质量已出现出明显的提升趋势…………..…19四、下一步的工作设想………………………………………..…20(一)进一步发挥校长在项目实施中的“统领”作用……..…20(二)加强两所实验初中的电化教学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实验班的网络化教学……………………………………………….……20(三)促进跨过式教学的常规化,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训练….20(四)连续加强校际、区际交流学习,实现跨过式课题研究的常规化………………………………………………………………20(五)完善鼓励性机制,增强实验教师的自我提高意识……20(六)开展跨过式教学技能大赛及体现学生能力的活动或竞赛……………………………………………………………………20(七)建立实验教师和学生成长档案,制作实验学校项目成果专题片………………………………………………………………20五、小结…………………………………………………………、项目背景基础教育跨过式教学实验项目(以下简称“跨过式教学项目”)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主持的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重点课题,是在我国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及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教学改革项目。跨过式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争取在不完全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进而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1我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面积1677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45个行政村。有中、小学校275所,其中小学245所,完全中学4所,职业中学2所,独立初中6所,九年制学校16所,幼儿园1所,私立学校1所。在校学生51216人,其中小学生29303人,初中生12687人,普通高中生5221人,职校生766人。在我县实施跨过式教学项目,旨在全面,深入地落实新课改要求,使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并外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过式发展。跨过式教学项目自今年9月份启动以来,在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北师大课题组的精心指导以及各实验学校、实验教师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在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西部阳光基金会”)及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支持下,跨过式教学项目的实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各实验学校在设施配备、师资建设、课堂革新、学生发展等方面都显现了可喜的变化。二、主要工作(一)准备工作1、实地调研22010年6至8月,县教育局安排有关人员先后参加了北师大总课题组分别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举办的“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