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一、实验目的熟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2)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3)掌握蒽醌类化合物鉴定方法4)了解液液萃取法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大黄为蓼科植物,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结合的蒽醌,少量为游离的蒽醌。结合的蒽醌类化合物由于其苷元具有酚羟基,故呈弱酸性,能溶于水、乙醇、碳酸氢钠溶液,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游离的蒽醌易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其中,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黄酚的酸性最弱。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大黄酸R1=HR2=COOH大黄素R1=CH3R2=OH芦荟大黄素R1=CH2OHR2=H大黄素甲醚R1=CH3R2=OCH3大黄酚R1=CH3R2=H本实验主要用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大黄素,其Rf值由大到小分别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三、实验器材1)试药:大黄粗粉、20%硫酸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盐酸、丙酮、乙酸乙酯、硅胶CMC-Na板、石油醚、大黄素标准品等2)仪器:250ml烧杯X2、200ml烧杯X2、100ml烧杯X1、10ml烧杯X3、250ml分液漏斗X1、100ml量筒X1、10ml量筒X1、索氏提取器1套、中号铁圈X1、烧杯夹X1、250ml上嘴抽滤瓶X1、8cm布氏漏斗X1、药品匙X1、玻璃棒X1、胶头滴管X1、高方形染色缸X1、150mm结晶皿X1、硅胶管X2、洗瓶X1、毛刷X1四、实验操作(一)酸水解用天平称取大黄粉10g,置500ml烧杯中,加20%H2SO4水溶液100ml,直火加热1小时,用布氏漏斗抽滤,滤饼水洗后于70℃左右干燥。溶液沸腾时关闭电源,不沸腾时再打开,注意不要把溶液烧干,大黄粉从土黄色变为黑色。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二)滤饼经干燥后,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乙醚150ml,回流提取2小时,得乙醚提取液。乙醚提取液经薄层色谱检查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薄层板为硅胶CMC-Na板,展开剂为石油醚(沸程60~90℃)-乙酸乙酯(7:3),近水平或直立展开,在可见光下可看到四个斑点,Rf≈,在此条件下分不开,其余三个斑点,依Rf值由大到小分别为大黄素(橙色斑点)、芦荟大黄素(黄色斑点)、大黄酸(黄色斑点)。(三)pH梯度萃取分离大黄酸的分离和提纯:将上述乙醚提取液以5%碳酸氢钠溶液振荡提取,水层呈紫红色。分出水层,再重复提取数次,直至不显红色为止(共约60ml,分3~4次提取)。合并水层提取液,用盐酸酸化至pH3左右,即得黄色沉淀。过滤,先用水洗沉淀数次,再以少量冰冷的丙酮洗,以除去有色杂质。干燥后以冰醋酸或吡啶结晶2~3次,得黄色针状结晶。经熔点测定、纸色谱或薄层色谱,与标准品对照鉴定为大黄酸。大黄素的分离和提纯:碳酸氢钠溶液提取后的乙醚层再以5%碳酸钠溶液振荡提取数次(共约120ml,分3~4次提取)水层呈红色,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酸性(pH6左右),得黄色沉淀,过滤,用水洗沉淀,以冰冷丙酮洗,在冰醋酸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