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是教育改革关键.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是教育改革关键.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6/12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是教育改革关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是教育改革关键改革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谈如何根治“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江苏大丰南阳施翠萍王能兵【摘要】整齐划一、成绩至上的应试评价制度,难以考核学生的多元智能,也不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必然会大大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培育。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只关心升学率,家长只看重成绩,高考成了衡量学生成败、学校好坏的唯一尺度。中小学生确保学好一到两门功课(提倡多门)培养兴趣,发展爱好,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为高一级学校提供良好生源。高校教育除了上好中小学的必修课外,尽量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让这些佼佼者成为各类精英,成为各种专家,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教育评价教育理念一、当前教育现象的解读(一)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翻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到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样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的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报告最后预测说,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26年过去了,美国所谓“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奖一项就有23人(1982~xxxx),同时还培养出197位知识型亿万富豪,而中国教育竟然没有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中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只承认学生的应试学习天赋,只重视学生在功课方面的创新与创造,因此,中国学生也只能在应试学习领域大展雄威。而美国的教育,则承认学生各种各样的天赋,肯定学生在任何领域、任何方面的创新与创造,因此,美国学生几乎在各个领域都能创造奇迹。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学生几乎没有创新的时间与空间。在学校,他们的时间被功课占满,在家里,他们的脑子被作业占满,他们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可以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一项东西。我们的孩子,如果不能在一个领域持久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能围绕一个目标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长期地收集资料,我们又怎么能够期望孩子有多少创新创造能力呢!原香港城市大学张信刚说:“想一代人有创新能力,必须要从小养成他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空间,如果把孩子的时间都安排满了,照着老师和家长安排的课程紧凑地生活,这样的人,很难想象他在以后的生活中自主创新。”爱迪生尽管小学只读了几个月,但是因为他的能给予他成功的信念,能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学习和做自己喜欢的研究,爱迪生最后竟然可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另外,评价制度也会抑制创新潜能。整齐划一、成绩至上的应试评价制度,难以考核学生的多元智能,也不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必然会大大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培育。为完成应试任务,一味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过分强调服从权威,总是以学习好坏、是否听话来评价孩子的优劣,也会大大抑制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只关心升学率,家长只看重考试成绩,高考成了衡量学生成败、学校好坏的唯一尺度,于是,中国学生被迫为追求考试成绩死,读死书,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冒险精神,根本无法挖掘与展现。如果中国的学校,一味听命于应试教育的摆布,中国的家长,又无暇顾及或不能真正重视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那么,在应试教育终结之前,中国很可能要损失亿万英才。在应试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他们的多元智能普遍没有获得充分的开发,人的潜能也被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