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脂血症中医护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脂血症中医护理方案.doc

上传人:幻影 2020/6/1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脂血症中医护理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脂血症(血浊)中医护理方案1、常见证候要点1、痰浊内阻证: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痰涎,肢重,口淡,食少。舌胖,苔滑腻,脉滑。2、气滞血瘀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或涩。3、脾虚湿困证:乏力,头晕,胸闷,纳呆,恶心,身困,脘胀,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濡缓。4、肝肾阴虚证:眩晕,耳鸣,腰酸,膝软,健忘,失眠,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头晕、神疲乏力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二)胸闷、心悸1、观察心悸发作就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3、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心、交感、神门、枕等穴位。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内关、通里,配穴取大陵、心俞、膻中、劳宫、照海等穴位。(三)肢体麻木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可用梅花针或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减轻或缓解症状。3、注意肢体保暖,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理疗、电针、刮痧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四)失眠健忘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2、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3、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阳穴,印堂穴,听舒缓轻音乐,不宜饮浓茶或咖啡。(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眩晕伴恶心呕吐者中药宜冷服(2)眩晕伴有呕吐者宜姜汁滴舌后服,并采用少量频服。(3)遵医嘱服用调节血脂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血脂变化情况。中成药:蒲参胶囊、荷丹片等。2、注射给药(1)静脉滴注扩血管药应遵医嘱调整滴速,并监测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变化,指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时要动作缓慢,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如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应立即平卧。(2)给予活血化瘀药物静脉滴注(二)针灸治疗:1、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与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主要以耳针、体针、腹针为主。2、针灸方法:(1)耳针取穴:取脾、胃、内分泌等穴,或取敏感点。方法:用耳贴王不留行籽压穴。每次取4-6穴,两耳交替,3天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共1-4个疗程。(2)体针取穴:风池、曲池、内关、血海、丰隆、三阴交、太冲。(3)腹针疗法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用引气归原取穴法。治疗设备:根据病情需要与临床症状,可选用光能生物治疗仪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