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轨道交通站点tod合理区范围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46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轨道交通站点tod合理区范围探讨.doc

上传人:阳仔仔 2020/7/2 文件大小:4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轨道交通站点tod合理区范围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轨道交通站点TOD合理区范围探讨——以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为例郭涛,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摘要]首先,在阐述轨道交通车站TOD影响区、合理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随后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此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不足。其次,针对江南西站分析了对TOD合理区产生影响的因素,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轨道交通站点合理区范围的两种研究方法,接着对江南西站抽样调查数据的分布假设作检验,验证结果表明接驳时间符合正态分布。最后对两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合理性对比分析,进而确定了江南西站步行、公交合理区范围。关键词:轨道交通;公交导向开发;合理区;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中图分类号::A引言实践证明,建设轨道交通不仅切实缓解了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而且发展轨道交通能够引导和支撑城市发展,特别是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开发(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政策的实施,能有效促使城市精明增长。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不仅有利于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而且还是引导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轨道交通事业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也暴露了诸如客流量严重不足,营运亏欠等问题,其运营只能靠财政补贴维持。轨道交通的客流集散通过车站来完成,站点合理区范围测算不精确,规划过程中对地区资源效益把握不够,致使实施结果不尽人意,也是导致当前轨道交通客流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针对TOD合理区范围开展独立研究的成果较少,其成果的科学性也需要进一步论证才能运用到我国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实践中去;国内针对此课题展开的研究与实践几乎处于空白[1]。本文针对轨道交通站点TOD合理区范围进行研究,对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把握区域出行特征及指导轨道交通后续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1轨道交通车站影响区与合理区解析一般说来,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会对周围产生较大影响,即区域化影响。随着此经济区空间尺度的增加,其影响程度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影响区与合理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联系紧密,易混淆。对于轨道交通车站对其上盖及周边经济区的影响,前苏联专家曾将“影响区”和“合理区”严格区分开来,并认为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影响区指轨道交通车站影响车站所及用地;合理区可通过乘客步行或乘车去车站的耗时来确定,即由乘客本身的意愿来确定,因为他们对乘车车站的出行方式(步行或乘车)和交通工具的选择,取决于用地交通规划组织条件(步行去车站的路途是方便、去车站的接驳交通网的密度、行车间隔、接驳交通舒适度、换成轨道交通的条件等等),但没有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区是轨道交通车站实际上对其周围土地利用影响所及区域。在此区域内,人们能够方便地利用轨道交通,这个区域可通过调查获得。合理区则从轨道交通服务主体考虑,即对人们通过体力消耗、出行时耗及交通费用、舒适度、安全等交通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合理区是从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派生的交通指标来考察轨道交通对乘客出行空间尺度的影响。根据采用的交通方式不同,本文中的合理区分为步行合理区、公交合理区等。2TOD合理区范围研究现状交通运输地理学中,一般按运输联系的性质将吸引范围划分为直接吸引范围、联合吸引范围与间接吸引范围,本文按交通方式将吸引范围分成步行合理区范围和公交合理区范围等。在国外,通常以轨道交通站点为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