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声声慢反思《声声慢》教学反思授课人:伍连珠《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重要代表作,也是一篇词情凄清,催人泪下的千古名篇。李清照通过这首词不仅写出了词人的情感历程,也是写出了暗含在她心中的时代苦难。《声声慢》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语言婉约,还在于词人为了表达心中那种复杂细腻的愁情而构筑的一幅幅凄美的画面。所以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感染到那种愁情,本节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鉴赏词作的意境,感悟词人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将朗读与想象结合:初读课文,把握感情基调;二读课文,想象画面;三读课文,描绘头脑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四读课文,带入自己的情感朗读课文。其中三读课文是整堂课的重点,我指引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主人公,描绘你所看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道出自己的心声。这也是一个自由发挥的环节,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大胆发言,但必须在文中找出依据。这各环节是本堂课的关键环节,不仅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更是对老师课堂应变能力的挑战。回顾这节课,我觉得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从学生课堂的表现看,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也较好,但是自我反省,还有很多不足:1、学生“对学”环节中,学生的互动效果不是很明显,部分学生似乎很难跳出预习时对文章的理解,不敢放开思维想象(也有可能是因为到场听课的老师太多,学生有些拘束);2、在学生回答时,我对于学生的一些要求点拨的不够到位,例如有学生提到了叠词,可我仅仅只是从内容上进行引导,忽略了这一手法的效果分析。其实,本堂课我自己是不太满意的,但也让我思考了很多:语文教学还是要读透文本,对于一篇课文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语文教学其实不必局限于单篇教学,像这篇《声声慢》,其实可以尝试着将它和《一剪梅》进行比较阅读,这样更能加强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总之,通过这次展示课,我明白了课堂上的学问是无止境的,多多学习和思考才是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