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小学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

格式:ppt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

上传人:endfrs 2016/3/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鹏辉小学郭连荣 1 一、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整册教材按照 17周的 72课时进行安排: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9课时;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8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1课时;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10课时; ?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12课时; ?第六单元百分数 12课时; ?第七单元统计 6课时。 2 二、各单元的重难点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 单元重难点: ?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整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 (二)教学建议: 建议一:通过动手操作活动,采用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等方式,有效借助图形语言(即图形的表示过程),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4 ?举例一: 在讲解《分数乘法(二) 》中, 6个苹果的 1/2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师教学时要讲清:( 1) 每个苹果取 1/2 ,6个苹果就是 6个 1/2 ,所以用乘法计算。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所以用乘法,这就是分数乘法的意义。?举例二: 6的 1/2 的意义理解:既可表示 6个 1/2 ,也可表示把 6平均分成 2份,取其中的 1份,用 6× 1/2 ?举例三: 3/4 × 1/4 ,,则完全通过学生动手折纸、画图, 用图形语言表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强调学生对画图的理解,教师在开始教学时,就要重视指导学生画图。如何通过图形语言来表示 3/4 × 1/4 的意思,是整个分数乘法这一单元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引起重视。 5 ?建议二:分数乘法最终的评价点,要使得学生能够达到根据算式用图形或折纸的方式来表示,和根据图形写出相对应的算式。?比如: 1/2 × 1/3 ,画图表示算式意思,或根据图意列式。这样的类型在多次考试中出现过,教师教学时要加一种是训练学生,尤其是看图形列算式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要引起老师的重视。?建议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用图形表示,明确 3/4 × 1/4 的实际操作是分了 4份又分了 4 份,共分了 4× 4=16 份,取了 3份又取了 1个3份,共取了 3× 1=3 份,所以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用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使学生明确算理。 6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一)单元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2、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尤其是每个面的计算要会。 7 (二) 教学建议: ?建议一: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观察了解, 能够用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1)教师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感性认识,这种认识必须来自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不能流于形式。通过小组内的观察、交流讨论,得到长正方体的特点。?(2)学生的脑中要形成空间观念,要能够结合图形,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长、正方体的特点。 8 ?建议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演示长、正方体的展开面, 了解掌握每个面的面积计算方法。?(1)教学时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现实空间认识, 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物体表面,了解每个面的实际求法,达到求任何一个面的面积都能够张口就来。这种要求必须来自于学生多次实践、观察的基础上,在脑中自然形成立体的空间观念。千万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求表面积的公式。 9 (2)在教学展开图这部分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正方体、长方体,然后拆一拆、折一折、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展开图都有哪些形状。比如:通过教材 P23 —8题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