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中国各省的产业结构.doc.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各省的产业结构.doc.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3/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各省的产业结构.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各省的产业结构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偏离数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之差,它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间偏离程度的指标之一。经济学家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通过多国统计资料实证分析得出:随着人均 GDP 的提高,第一产业结构偏离数由正偏离逐步缩小,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数由负偏离向 0靠拢,当人均年收入达到 3000 美元时,第一产业结构偏离数转为-% ,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数分别为 % 、%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三次产业偏离数的绝对值之和,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指标,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越不对称,偏离度越高,产业结构效益越低。一般来说,结构偏离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且,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正偏离),也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反之,负偏离则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结构正偏离的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结构负偏离的产业则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如果国民经济各产业都是开放的,产业间没有行政壁垒,即呈完全竞争状态,那么通过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会使各产业的生产率逐步趋于一致,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也就逐步趋于零。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产业部门之间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结合方式,包括比例关系和聚集状态。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为各产业部门提供良好的外部联系条件,有利于提高各产业的效益,而且还可以从整体上保证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产生良好的综合效应。三次产业分工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状况都与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的各省的产业结构偏离度来对各省的产业结构状况进行评价。二、各省产业结构状况排名和得分由于 2011 年的相关数据尚不齐全,而产业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初现大的变动,因而我们用 2010 年的数据计算了各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再结合此数据对各省产业结构情况进行了评分。表1 各省产业结构状况排名及评分省份产业结构偏离度( %) 排名得分北京 1 10 天津 5 10 河北 133 山西 223 内蒙古 290 辽宁 153 吉林 183 黑龙江 203 上海 2 10 江苏 4 10 浙江 3 10 安徽 123 福建 77 江西 107 山东 143 河南 193 湖北 67 湖南 213 广东 87 广西 260 海南 97 重庆 113 四川 163 贵州 270 云南 310 西藏 300 陕西 253 甘肃 280 青海 233 宁夏 173 新疆 243 数据来源:国泰安经济与金融研究数据库, BBIC 整理下面就以排在前后两端的十个省份为例,做详细的解读。北京市,第一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 北京市三大产业比较 2011 年北京市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亿元,增长 % ;第三产业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