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反启蒙运动的启蒙.doc

格式:doc   大小:7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反启蒙运动的启蒙.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7/26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反启蒙运动的启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反启蒙运动的启蒙[摘要]启蒙的本质是用知识来取代意见,它最终落实为以知识的探寻为根本目的的生活。而启蒙运动的本质则是把启蒙的精神运用于社会改造的过程中,这包括“启蒙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启蒙化”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启蒙与政治的完美结合。但是贯彻到底的启蒙运动一定会走向自我瓦解的终点,因为启蒙对于启蒙运动的反思恰恰必须成为真正的启蒙的第一主题,也就是反恩启蒙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关键词]启蒙运动启蒙政治哲学政治的启蒙化启蒙的政治化[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11)05-0123-05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对于启蒙运动的反思己经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这其中施特劳斯被认为是极其深刻又极其特殊的一支,因为他是站在了启蒙之外的立场一一古典政治哲学一一上来反思启蒙现代性的①。奇怪的是,2009年刘小枫发表了《施特劳斯与启蒙哲学(上)一一读施特劳斯早期文稿(柯亨与迈蒙尼德>》,在这篇文章中刘小枫指出施特劳斯是个启蒙哲人,可是他对启蒙的批判又是彰明较著并且一以贯之的。如何来理解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呢?刘小枫自己给出的解答是这样的:在施特劳斯的思想体系中存在两种启蒙,一是哲人对少数潜在哲人的启蒙;二是针对所有人的启蒙。刘小枫把前者称为真的启蒙,把后者称为“蛊惑人心”的假启蒙。也就是说施特劳斯反对的是现代的所谓“假启蒙”,但却是个古典意义上的真的启蒙哲人。果真存在真假两种启蒙吗?施特劳斯对所谓假启蒙的批判难道真的是在于它“蛊惑人心”?这是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施特劳斯对待古代和现代的态度,如果事情真的如刘小枫所说的那样,那么施特劳斯对现代的拒斥将是彻底的,因而也是极端的。然而施特劳斯不是以温和见称的吗?他不是一再强调政治哲人要学会尊重城邦的意见,而启蒙不正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意见吗?笔者认为,要理解施特劳斯在启蒙问题上的复杂性,不能够简单地对启蒙做真假二分,更不能武断地认定现代启蒙就是蛊惑人心。实际上启蒙只有一种,古今的区别不在于真假,而在于启蒙与启蒙运动之别。施特劳斯反对的是启蒙运动,支持的是启蒙。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把启蒙与启蒙运动混为一谈。这可以从人们对康德1784年发表在《柏林月刊》上的那篇著名文章的翻译看出来。何兆武把这篇文章的题目翻译为“什么是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一书中,徐向东又把这篇文章的标题译为“什么是启蒙?”。可是“启蒙”与“启蒙运动”对应的都是同一个德文单词。这样的混淆并不仅仅是个翻译的问题,也不能够通过回到康德的文本来解答这一疑问,因为启蒙与启蒙运动的混淆恰恰就是现代启蒙运动导致的结果。我们必须回到施特劳斯,借助他所致力于复兴的古典政治哲学视野,来廓清启蒙与启蒙运动的区别,并由此达到对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的更深理解。一、什么是启蒙?以知识取代意见启蒙运动是现代的产物,但启蒙却是早在古典时代就有了的。按照施特劳斯的理解,启蒙的起源就在希腊哲学之中,或者可以说哲学的原初含义就是启蒙。我们可以借用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说明启蒙的本质。人类是生活在洞穴之中的,这是人类的根本处境。这个洞穴由宗教****俗和法律等力量构筑而成,它们都向人类提供了关于世界和人生的解释,洞穴里的人们都按照这种解释按部就班地生活着。但是有人发现各种宗教****俗甚至法律都存在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原有的权威开始受到质疑。正是这种对权威的质疑构成了启蒙的第一缕曙光,启蒙从本质上就是带有反叛色彩的。这样启蒙就是试图寻找到一种区别于宗教****俗的自然的解释,因为不管是宗教还是****俗,要么是人为的,要么就是神造的,所谓自然的就是既非人为的又非神造的,而是自然而然就是如此的。自然的光芒就是启蒙之光,它解除洞穴状态对人的蒙蔽与束缚,并把他们从洞穴中带到阳光下。启蒙借助的是人类理性的力量,导向的是自然的生活。一言以蔽之,启蒙就是用知识取代意见的努力。施特劳斯认为,哲学的启蒙源于一种对原初统一的渴求、对不朽的欲望,因此我们可以说启蒙是理性的,但它的动力其实是非理性的***,这是一种对理性的非理性的***,这种***直接指向的就是对“何谓美好的生活?”这一问题的回答。因为在启蒙的观念看来,人们对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是无知的,洞穴中的生活是未经反思的生活,大多数人们都只是满足于世俗观念为他们提供的答案。正因为认识到了在最重要问题上的无知,寻求对这个最重要问题的答案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了。启蒙的意义也就在于:不断地提醒人类去思考“何谓美好的生活”。因此真正的启蒙并未提供某种答案,因为蒙蔽我们的恰恰是各种各样的答案。启蒙是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因此自觉地将自身置于问题之中,并献身于对这个问题的探寻,而这种探寻将意味着永无止境地探寻。因为对问题的任何一种回答都没有问题本身那么确定,因此被启蒙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