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pdf

格式:pdf   大小:18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pdf

上传人:文档大全 2020/8/4 文件大小:1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年第期-1-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①李宾1曾志雄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摘要】中国经济在2003-2007年期间每年增长率都超过了10%,这与前期文献对中国增长后劲乏力的悲观预测似不一致。本文使用并延展Holz(2006)的资本存量序列,通过要素收入份额可变的增长核算法,重新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世纪之交前后的TFP增长率并不像其它文献所报告的那样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其原因在于前期的文献采用了不合适的投资流量指标,高估了资本存量的增长率,进而低估了TFP增长率。这一结果将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核算,资本存量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RecalculatingtheChangesinChina’sTotalFactorProductivityAbstract:TheChineseeconomygrewatanannualrateofover10%eachyearfrom2003to2007,whichseemstobeatoddswiththepessimisticviewspreviouslyheldaboutChina’’sTFPgrowthsince1978andextenditto2007,esharesalongwithanextendedestimateforChina’scapitalstockbasedonHolz(2006).ItisfoundthatChina’’:totalfactorproductivity,ounting,capitalstock一、引言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衡量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TFP提高了,意味着可在相同数量的资源投入下获得更多的产出。如果TFP不增长,则要素积累终将在边际报酬递减的作用下趋于停滞,资源再多也无法促进经济的增长,更何况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基于TFP的变动来分析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国内外学界的一条常见研究思路。近年来,张军(2002)等文献判断出1992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在世纪之交前后为负值,其原因在于此时期中我国表现出较强的资本深化特征,经济的增长①感谢审稿专家所提的修改意见;文责自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年第期-2-主要靠投资的拉动,并进而认为这种粗放型外延扩张的增长过程不可能持续,对我国的增长前景感到担忧。这一忧虑的前车之鉴是前苏联和东南亚经济体的增长历程。Young(1995)详细考察了东亚四小龙的TFP,发现它们的TFP增长率很低,有的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Krugman(1994)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东亚无奇迹”的论断,认为东南亚许多经济体的增长就像当年的苏联那样,是靠资源的投入带动的,从而它们的增长也将像前苏联那样陷于停滞。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各经济体的增长放缓,似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Krugman的论断。可见,如果我国TFP的增长率确实那样低的话,研究者们的担忧并不是缺乏根据的。但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是,%,其中近五年每年都在10%以上,%,这意味着近五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前25年的。郑玉歆(2007)认为由资本带动的增长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其言下之意是,即便我国TFP增速低,也可能出现高增长。然而,如果TFP增速接近于零或者为负,后续的增长业绩即便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也不应该超过前期的平均水平。本文尝试为上述事实与推理的不一致寻找原因。为此,我们重新估算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TFP增长率,发现已有的文献大多低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TFP增速,问题主要出在对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上。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全文余下部分结构如下。第二节介绍我们所选用的TFP计算方法;第三节分析对比关于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并将Holz(2006)的结果从2003年延展到2007年;第四节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