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因声求气缘音寻义.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因声求气缘音寻义.doc

上传人:lrrfsyq836 2020/8/5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因声求气缘音寻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因声求气缘音寻义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收入了宋代散文家曾巩的一篇著名的勉励学者勤勉学****的散文《墨池记》。文章通过记载自己于庆历八年九月到临川凭吊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墨池遗迹,从而引发对于成就并非天成,要靠后天刻苦学****的道理的研讨。文章记议结合,略记详论,堪为一篇激励后人的励志佳作。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发现本文的一大特色——问句特别的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尝试着以此作为学****本文的重点、难点,在诵读、理解这些问句的基础上,进而理解文意。清代曾国藩曾经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文言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现代文教学,对文意的理解最初是建立在诵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笔者在本文教学中,依然充分注意诵读这一环节,给出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读得多了,学生的语感强了,在理解文言文方面也就会变得轻松起来。在一遍遍地反复朗读中,学生渐渐能够正确把握文言字音、节奏、句式的长短及音调的高低,自然也就能通过文言文中作者所表达出的语气、语调来揣摩文言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了。《墨池记》中一系列的特殊问句如下: 第一段:“岂信然邪?”“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第二段:“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学者邪?”不难发现,这几个问句基本都是以文言虚词“岂”字为开头“邪”字结尾,“岂”字即“难道”之义,加强的是反问语气;“邪”字意为“吗”,加强的是疑问语气。那么在指导学生初读之时,就首先应把这种疑问的语气读出。语气一般如何读出?主要靠语调。语调原指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在语音上的高低轻重快慢配置,表示一定的语气和情感。落实到句中,诵读之时,“岂”字应当重读强调,结尾的“邪”字应当拖长上扬,这样才能把这种不肯定的疑问语气读出来。一遍两遍三遍,笔者耐心细腻地指导学生去体会、去感觉,慢慢读出这种语气和情感,这样一来,下一个环节——释义就要显得容易许多。在经过了几遍诵读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课下注释将这几句的大义翻译出来,而这几句恰恰是课文内容理解中难点的所在,具体译文如下: 第一段:“难道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当他尽情游览的时候,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但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是他们所下的学****功夫不如王羲之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呢”第二段:“推测君王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志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紧接着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那么这些问句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发出的呢?显而易见的,这些问句大多是对王羲之在进行一种大胆的推测。到此为止,大部分学生虽然懂了这些句子的含义,但还不能明白为何曾巩要使用这一系列的问句,也不明白学****这篇课文时为何要一直反复地揣摩这些问句。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系列的问句及作者所表达的意图,笔者又设计了一个特殊的环节——句式转换。也就是将这些文言疑问句转换为文言陈述句,并将改过之后的句子同原来的句子进行比较。小组激烈的讨论交流以后,改动成果如下: 第一段:“信然也。”“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其学不如彼